曹植庙碑

2019-05-26 可可诗词网-书法名作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曹植庙碑》全称《陈思王曹子建庙碑》,故又名《陈思王碑》或《曹子建碑》。刻于隋开皇十三年(593)。在山东东阿西八里鱼山祠内。正书兼有篆隶笔意。23行,行43字。
        隋代虽仅有37年,但在我国书法史上却是一个上承南北书风争奇斗妍的六朝遗韵,下启调整、规范以至繁荣昌盛的唐代新风的过渡时期; 是南北並存,融会贯通,由险怪而渐入坦夷的时期。这一时期被清代学者叶昌炽称为“古今书学一大关键”。
        《曹植庙碑》就是这一关键时期的产物。它虽属楷书,但仍含有明显的篆、隶成分。杨守敬在《平碑记》中说,《曹植庙碑》 “用笔本之齐人,体兼篆隶,则沿北魏旧习,然其笔法实精,真有篆隶遗意。”如“以”字、“慨”字有篆书的写法,结体的横扁及“无”字的长横波挑又是隶书的写法。再仔细玩味,如“改”字圆浑厚重的捺脚与北齐的《泰山金刚经》有某种近似之处。但大部分字已属纯净的楷书。不过,若将《曹植庙碑》与唐楷相比,无论是点画的规范,还是布白的匀齐,均不如初唐数大家来得工整划一,有不够成熟的地方。而这些不成熟之处,正是此碑的特点,能给人一种自然古朴,天趣盎然的感受。


        《曹植庙碑》点画粗细变化强烈,厚处凝重拙朴,细处挺劲秀逸。结体宽博,横平竖直,没有二王左低右高的欹侧妍丽之势,是上承北齐《泰山金刚经》遗意,下开颜真卿楷书平整博厚一路的承上启下者。近人沙孟海先生称之为“平划宽结”的类型,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沙孟海在《略论两晋南北朝隋代书法》一文中指出: “隋代书法家常有参杂多体,综合变化,奇正相生,别开新面者: 如《青州默曹残碑》,隶中参篆。《曹植庙碑》真中参篆隶,……此法在南北朝有东魏《李仲璇修孔庙碑》,在唐代有贞观四年《祎墓志》,皆是真中参篆隶。颜真卿《裴将军诗》,真中参杂行草,亦其遗意。”可见此碑对后世的影响较大。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