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书法的审美特征

2019-05-26 可可诗词网-书法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书法艺术在促使对联生成发展中,又无时无地不受对联这种独特艺术特质的制约与影响,使书法艺术与楹联艺术结合时,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形成楹联书法特有的艺术特性和审美要求。
        “对仗——对称”的美学标准和书写规范
        对联艺术最核心的对仗要求,使楹联书写形式有别于其它作品的要求。书法家在书写其它类型作品时,特别注重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情绪宣泄,作品类型并没有特殊的书写要求。如在书写诗词条幅一类作品时,书家着重营造一个以线条、板块构成的黑白艺术空间,以抒情性——装饰性的序列来评价作品的艺术品位。特别是以行、草入书时,布局往往没有一定之规,行笔中字体可大可小,可三、五字一行,也可一字贯通,没有硬性的区位要求。而楹联书法中由于内容的对仗要求,在书写形式上便形成了对称的规范,它要求上下联的两张条幅上的字距要基本相等,甲骨、篆、隶、行、楷字与字间都有区位安排,即便是行草、大草每个字也不能过分偏移区位中心;上下联的题款也应相互呼应,以免失调。
        对联的对仗要求,制约和影响了书家楹联书法的布局观,对称成为形态美的美学标准。楹联书法其效果上的装饰性和功能上的公众性是在对仗——对称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书法家个体的抒情表现,只能在合于大的规范情况下,才会是有效和有益的。这特别体现在书写超过两行的长联书法形式中。在传统书法中,不论短章巨制,均由上而下,自右而左渐次书写。而一副对联,若单片字数不能在一行内写完而在两行以上的,其书写方法只有两种,一是两边往中间写,即上联从右行到左行,下联则从左行到右行;二是中间往两边写,即上联从左行再右行,下联从右行再左行。这两种书写形式,是中国传统书法中绝无仅有的现象,其根源仍是对仗——对称的内在美学要求和悬挂廊前柱间的公众性需要。而现代一些书家不谙于此,所书楹联不讲对称,赏读已觉别扭,悬挂张帖更无美可言。
        楹联书法这种直行、对称、中书的独特形式,再加上门楣上的横额,那么,上联、下联、横额三位一体,左拥右抱、上下笼罩,确乎是对传统书法的突破和补充完善。
        楹联书法的艺术特点: 显明、精约、易识、统一
        所谓“显明”,即指联语文字书写突出明显,要求字迹大,笔墨显,以便让人远观近赏。如中堂楹联及一般春联用纸,多为五尺、六尺、八尺长,而日常联语内容多为五言、七言,字迹必然较大。另如景点楹联,由于古建筑层空较高,那些粗大的楹柱上所悬挂的楹联字迹必须较大,一来能与楼宇气度相匹,二来能让人看清,“显明”的要求,其实也是楹联的社会公众性特征的艺术落实。
        “精约”,对联艺术由于内容要求对仗严谨,制作相对不易,文字一般都较少而精约,只有精约,才能在有限的空间中将字幅变大,精约的原则,乃“显明”的基础。正因为联语内容精约,书法家才更着意于经营楹联书法的结体布局、营造笔墨意象,因而使楹联书法的笔墨意趣更加丰富多姿。
        “易识”,这是楹联社会公众性、亦即艺术大众化的重要要求之一,由于对联“发表”的主要场所是厅堂门楹、亭台楼榭等公众场合,发表的时节多是传统佳节。或日常生活中的红白喜事,或庆贺,或吊唁,既有赠答往来,也有自书自用,还有名家为旅游景点撰题的咏史怀风之作,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发表”的目的就是让大家明白知晓,以达到教化、移情的目的。因此,除中堂联书斋联外,书家对面向社会的楹联极少使用甲骨文、篆书、大草、狂草,结体上也以含蓄藉蕴,创意求美为多。
        “统一”,是楹联艺术特性的综合反映,是其美学要求的集中体现。它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同时又是最高的境界,它要求楹联书法上下联中字体必须统一,笔墨浓淡、韵味气息应该一致,结构字距要处于一定的中心位置,题跋、款识要相互呼应,不能畸重畸轻,甚至内容与笔意要有相关性。
        如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所书“看花临水心无事,啸志歌怀意自如”草书联中,以奇险取胜,却又寓险于统一之中。上联的“花”“水”“心”等字的下端都略偏向右下方,而“事”字的中轴则又向左下侧倾斜而去,同时,下联左右结构的“怀”字又把两个本该平行的竖画写得上开下合,每个字都有不同的特征。然而整体看,虽然一些字偏左偏右,但左左右右却又反反得正,所以重心平稳。加之上下联笔墨线条节奏错落而相一,飞动而相应,在变化中达到统一,气势不凡,历来为人称道。而清代大画家王原祁所书“疏松影落空坛净,细草春香小洞幽”行草联,虽然笔墨跌宕奇逸,韵味较浓,但由于一味讲求气息,疏忽了上联与下联字数之间的轻重比例,结字的中心距游移过多,失对失衡。上联字体笔墨酣畅,奔放遒劲,而下联字迹却显轻柔纤巧,格调不一,比例失当,使该联留下些许遗憾。
        现代书画巨匠张大千所书“岩前拄杖看云起,松下横琴待鹤归”行草联,联中每个字的长短大小,疏密宽窄天然不齐,但却各有真态,风姿绰约。联中既有浓墨挥洒、又有枯笔相衬,“起”“琴”奇险跌宕,“横”“归”稳健平整。字字有力,但并不剑拔弩张。大千先生以画意经营,满纸山水写意,加之上下联款识呼应均衡,全联在错落变化的动态中,达到 “骨力”与“内美”的统一,达到 “诗情”与“画意”的和谐。此外如郑板桥所书楹联,以 “六分半”书书联,猛一看仿佛 “乱石铺街”,但细赏之,却中规中矩,于法度之中求变化,“六分半”的笔法统一于画意美感之中,给人以怪而不奇,巧而不俗的印象。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