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历史教科书的编著

        中国通史最普遍的当是教科书。20世纪初有许多人立志写一部通史。章太炎1901年曾写信与梁启超探讨,表示自己要写一部中国通史,但都未能完成,直到1904年才正式出现。
        夏曾佑《中国历史教科书》,1904年出版第一册,1905年出版第二册,1906年出版第三册。此书写到隋为止,虽未完成,但也是第一部用资产阶级观点写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夏曾佑(1865年—1924年)是当时著名的经史学家,戊戌变法前就接受了资产阶级思想,与梁启超是好友,参加变法的宣传活动,失败后致力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开始写中国通史,其观点和方法都受到梁的影响,对史实也有自己的见解。此书是专为当时的中学写的,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时在书前冠以“最新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字样。当时各地都有中学,用于中学的教科书是最普遍的。当时的中学生多在二十岁以上,许多人二十四史已经念过了,所以不同于现在的中学。1933年商务印书馆将该书改名为《中国古代史》,列为大学丛书,解放后重印也列为大学参考书。
        这部书的特点:(1)体例上是第一部用章节体写的史书,其优点是能说明历史发展规律,表明历史事件间的联系。章节体源于欧洲史学家,后传到日本,夏曾佑主要是从日本学来的(日本的那珂通世于1891年写《支那通史》即用章节体)。但此书初次运用章节体,所以有不得当的地方,每章最少分二十五节,最多分七十五节。节的分法不当,且每节按顺序类似纪事本末。但“创始者难为功”,不可苛求。(2)在分期上比梁启超详细,分三大时代,七小时代,即三期七段。上古时代分:传疑时代(开辟—西周)没有信史可考;化成时代(春秋—战国)即文化形成时代。中古(春秋—唐)时代分:极盛时代(秦—三国);中衰时代(晋—隋)分裂与外族侵入,佛教传入;复盛时代(唐)。近古(五代—清末)时代分:遇化时代(五代—宋元明)汉族形势衰退,外族政权建立;更化时代(清)有了新的变化,即中国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了。夏曾佑的分期比梁启超要进步了。(3)内容上叙述历史有重点,每个时代有详有略,写西周以前在传说神话方面详细,春秋战国对各学派思想写得详细,秦详于政治制度,西汉详于疆域和民族关系,魏晋南北朝详于民族关系。(4)用资产阶级历史进化论的观点说明一些历史现象。对“知有母不知有父”的解释,用母系社会来解释;将社会发展分为渔猎、游牧、耕稼几阶段。书中突出的是极力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此书被认为有崭新的见解,使人学习历史“心开目览”。他自己也称此书为“文简于古文,而理富于往籍”(此处之“理”作内容讲)。所出版的三册,从上古至隋朝只三十万字,确实是简。此书缺点有四:(1)有浓厚的儒家传统观念。(2)大汉族主义,把少数民族都称为外族。(3)持英雄支配历史观点,认为中国历史是三个伟大人物支配:孔子、秦始皇、汉武帝。(4)在内容上政治文化方面的多,经济方面的少。此外,作为一部中学历史教科书篇幅太长,且没有写完。但无论如何,此书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
        夏曾佑的书出版后,又有一些历史教科书出版。1907年吕瑞廷、赵微璧合写《新体中国历史》,商务印书馆出版,至1908年,一年之间印了六版,这是一部从上古到清记载完整的历史教科书。1908年刘师培写了《中国历史教科书》也为许多学校所采用。
        从梁启超提倡新史学到夏曾佑出版《中国历史教科书》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史学正式建立了。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2-12-26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wenxue/sx/201813.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