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红亭

2024-02-27 可可诗词网-通俗小说 https://www.kekeshici.com

        蒙古族尹湛纳希撰。二十回。成书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主要版 本有: 光绪四年 (1878) 抄本,民国六年 (1917) 抄本,民国二十八 年 (1939) 开鲁蒙文学会石印本。1957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蒙 文本。1981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曹都、陈定宇汉译本。
        
        《泣红亭》在故事情节方面承接《一层楼》。妻子苏己去世后,又听说青梅 竹马的圣如、琴默、炉梅也都出嫁,这接二连三的打击使贲璞玉哀痛不已,在 云谷禅师点化下也曾试图洗心革面,忘却前情,做个儒林中的修士。但那胸中 的愤懑却又如何能真正抛弃呢!一日,璞玉独自游会芳园,在绿波亭朦胧睡去, 梦入题有 “泣红亭”的一亭。亭中有石碑,碑上诗画隐寓圣、琴、炉三人命运。 璞玉观后不解。醒来却见贲侯在旁,于是父子相随出园。那时,朝廷召贲侯入 京,命他领总兵之职赴杭州,扫荡流窜海疆,劫掠日本、琉球等地之盗贼。贲 侯带璞玉面圣。圣容大悦,赐璞玉二等侍卫衔,赏戴孔雀花翎,谕父子二人同 往杭州。那时有内阁学士戴中堂,遣媒提亲,欲聘女儿。璞玉思念圣如、琴默、 炉梅,未予应允。
        贲侯父子前往杭州。金夫人也从忠信府乘船南下。船行至济阳,金夫人登 岸探望贲侯的胞妹——贲夫人,见到守寡在家的圣如。原来,那圣如的丈夫祁 怀玉已病入膏肓,祁家欲冲喜,草率接圣如过门,不但没有救下祁怀玉的性命, 却使圣如成为寡妇。金夫人看到圣如虽然守寡在家,光艳尤胜当年,于是便主 动与贲夫人议订璞玉与圣如的婚事。
        金夫人船与贲侯相遇,讲了欲聘圣如的事。璞玉又嫌圣如已嫁人,不甚欢 悦。船抵安阳县,璞玉求见嫁与宋衙内的琴默。见到宋衙内弓背跛足,面貌极 丑,更为琴默哀伤。但是,出来相见的却不是琴默,而是琴默的丫环凭霄。原 来,琴默听说父母将自己嫁与如此丑陋的人物,愤恨不已,更加怀念璞玉,竟 投江殉情,抗议父母包办的这桩婚事。于是,为了不使家丑外扬,琴默的父亲 就将凭霄替代嫁给了宋衙内。璞玉听说琴默投江,五脏俱焚,痛哭不已。
        途经扬州,璞玉江边赏景,见到琴默坟,在哀悼时踩塌坟前土坑,拾到盛 有琴默遗物的石匣。开启石匣。见到琴默那年唱与璞玉的 《楚江情》 曲稿和投 江前的自描真容。璞玉更加痛悔自己有负于琴默之一片钟情。
        其实,琴默投江后没有死,而是被戴中堂北上的船救起。那坟中埋的正是 戴中堂落水而亡的女儿龙玉。琴默的父亲派人寻找投江的琴默,寻到龙玉的尸 体,未加仔细辨认就以为是琴默,草草掩埋。在京城时,戴中堂向贲侯提亲,欲 聘的女儿正是认为义女的琴默,璞玉不知内里,遂错过良机。此后,戴中堂又 令琴默抛彩球择夫,却投中了进京赶考的卢俊英。而那卢俊英也不是别人,正 是女扮男装的炉梅。原来,炉梅听说寡母要将自己嫁给一个四十多岁的洋商,也 要以死逃脱这厄运。后来,在丫环画眉的帮助下,又女扮男装,星夜轻骑出逃。 在途中,炉梅被武清县的义豪康员外认为义子,慷慨相助。康员外命义子赴京 赶考,使炉梅与琴默相遇。戴中堂由招婿而又认了一个义女,于是告老还乡,回 到杭州西湖边的梅峪。那时,贲夫人也带圣如回到故居苏州。
        再说,璞玉自到杭州后,在游览江南美景之暇,十分渴望结识才子。贲侯 的门客李宪章便向他推荐名重一方而又贫穷的读书人史凌云。二人后来结为挚 友。在史凌云的引荐下,璞玉又结识了潇洒飘逸的月江和尚。他们经常在一起 饮酒作诗,谈论学问。璞玉的声名也在杭州传扬开来,人们都称赞他虽然来自 北地武职人家,却甚有才华。这年的春天,璞玉赏梅花来到梅峪的一座花园,看 到琴默。但是,又不敢贸然相认,遂将旧日琴默的 《燕哭竹枝》题于墙上,琴 默也看到璞玉,待璞玉走后,来到墙下,又将旧日璞玉的《白云》诗题于墙上。 次日,璞玉又来到花园外,见状便认定那人确系琴默。在回府途中,却又见到 随父母到天竺寺庙会归来的炉梅,更是惊愕不已。其实,在庙会上,金夫人早 已与炉梅相认。
        在金夫人哀求下,贲侯同意在接圣如过门时,将琴默与炉梅也接来,都聘 与璞玉作妻子。不久,接到贲侯任满的京报,于是,合家上下欢喜地回到故乡。 再说,璞玉与圣如、琴默、炉梅三美喜结良缘,自是十分欢喜。但几位妻子之 间却也不免生些闲隙。一日,璞玉酒醉,梦中又来到过去梦中的那座亭子。周 围景色如故,但却不解自己如何跨入环绕亭子的红栏杆之内,且又发现匾额原 题“泣红亭”三个字也变成了 “喜红亭”。这时,又有叮叮当当响声震耳。璞玉 不觉惊醒,却是桌上的自鸣钟正在打点。故事便到此结束。
        如同 《一层楼》,《泣红亭》也是以忠信府往事——即尹湛纳希的家世和见 闻为基本素材的小说。《泣红亭》的主要人物贲璞玉的模特儿是尹湛纳希的父亲 旺钦巴拉。据考证,《泣红亭》第二回中提到的“经筵讲官内大臣兼武英殿大学 士太子太师建成将军、军机处领班庆桂”,也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在 《清史 稿》中还有他的传。《泣红亭》确实深深植根于清代漠南蒙古的社会生活,反映 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悲欢离合。
        《泣红亭》以璞玉娶圣如、琴默、炉梅为妻,有情人终成眷属结束。这个结 局有喜剧的色彩,虽然可以鼓舞那个时代为爱情和婚姻自主而斗争的青年,但 并没有超越封建时代的局限。在《泣红亭》 中,最有价值的还是有关圣如、琴 默、炉梅等人,受到封建包办婚姻的压迫而遭受的种种不幸,和琴默、炉梅反 抗的情节。圣如、琴默、炉梅都聪明美丽、知书达礼和富于感情,这使得她们 很容易接受个性解放思想,在婚姻方面不再安心于父母的包办,产生自己的标 准和愿望。但是,她们的父母却仍然遵守旧传统,强迫他们嫁给或病、或丑、或 年老的丈夫,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他们是《泣红亭》 中主要的几位女 性形象,又都遭受封建包办婚姻的迫害,这就说明他们的不幸遭遇,并非偶然 和孤立,而具有普遍和典型意义,是那个时代所决定的。作者的这种创作意图, 在《泣红亭》 中是很明显的。在炉梅已经被迫逃走和琴默痛不欲生时,琴默的 母亲仍然不能理解女儿的心情,说: “按理,养女儿应趁着在她年幼不懂事时, 不管何处,许配一个女婿就完了事。若是等她稍微大些,有了点知觉,就会又 是挑三拣四呀,又是嫌这厌那呀,极不安分起来。愈甚则要用什么死啊活啊,吓 唬起父母来,而要逃走时却完全不顾及父母的名分。自古常言: ‘嫁鸡随鸡,嫁 狗随狗。’ 自以为读尽经史,通达古今,却连眼前的经纬也不晓得。三从是说的 什么? 四德是说的什么? 只有大太太 (指炉梅的母亲鄂氏) 才会提出为那个不 成体统的女儿求佛诵经。若是我的女儿成了那个样,不要说为她念经,连纸都 不烧!”在琴默母亲的这番话中,正常的母女之情已经完全被曲扭,从头到尾都 贯穿着强力相逼,体现出封建宗法秩序野蛮、粗暴、专横、愚昧的特征。也正 是在这种封建宗法秩序的逼害下,迫使炉梅逃走,琴默投江。尽管,由于偶然 的因素,他们都从死亡的厄运中得到救助,但是她们的不幸遭遇,却仍然将封 建家庭的冷酷与黑暗暴露在读者面前。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观念,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在《泣红亭》 中得到进 一步的反映。璞玉随父任去杭州之后,圣如、琴默、炉梅也先后到达杭州,他 们在那里实现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愿望。因此,《泣红亭》的主要情节,基本上 是以内地作为环境而铺叙开的。炉梅和画眉女扮男装逃走,在天津武清县得到 义豪康信仁的帮助; 琴默投江后,被在京城做官的杭州人士戴新民救起并收为 义女;后来,戴新民还收留了炉梅;璞玉在杭州与才子史凌云结为挈友;璞玉、 圣如、琴默和炉梅,在途中和到达杭州之后,还满怀热爱之情游览内地特别是 江南的大好河山。《泣红亭》的上述情节,不仅真实地反映出在清代,漠南蒙古 与内地的日益密切的联系,而且表达出尹湛纳希的进步民族观和他的爱国主义 思想。
        在 《泣红亭》 中,主要人物贲璞玉仍然是追求爱情和新生活的典型。由于 生活的磨炼,他在性格方面比《一层楼》中表现得更加沉稳和成熟。对琴默和 炉梅的不幸,他给予无限的同情。他总是不断地追思往昔的爱情生活,悔恨自 己当初没有能完全理解她们的钟情。但是,对圣如的遭遇,他却困惑于封建贞 洁观念,缺少应有的同情。这又反映出他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摆脱封建主义的 束缚。在《泣红亭》中,璞玉对内地文人的生活方式表现出更强的热情。来到 杭州后,他最大的愿望是以文会友,结识当地的才子。他与史凌云的友谊,就 是从联诗中互相羡慕才华而开始的。作者称璞玉由于才华横溢而在杭州受到人 们传扬称颂,又说他在来杭州之初的一年内,因为没有能结识才华出众的人而 感到苦恼。在《泣红亭》的这些细节描写中,表现出作者对自己民族的热爱与 期望。
        炉梅和琴默也是小说着力刻画的人物形象。她们不仅热爱生活,追求爱情, 而且对封建包办婚姻进行了反抗。炉梅还是如同在《一层楼》故事中那样朴实 和忠厚,琴默也还是如同在《一层楼》故事中那样博识和狡黠。这说明作者对 自己创作的形象有较为准确的认识和把握。但是,在封建压迫之下,炉梅也可 以铤而走险,和丫环画眉一起骑马逃走,浪迹天涯。当画眉病倒在客店中时,炉 梅能象对待姐妹那样辛勤地伺候她。在炉梅的这些细节描写中,反映出蒙古族 女性那种特别能忍受艰苦环境的特征。琴默在为抗议封建包办婚姻前,为自己 画了一幅小照:“长园脸比玉还要白,细长眉比春山还要青,稍长的鼻梁比精雕 的还要匀称,微翘起的嘴唇比细琢的还要美。面如傅粉,发亮如漆,……手中 持书,侧身正颜,两个眼角微微抬起睥睨,神气如同活人。”这幅自描真容,通 过对自己美好青春的赞扬,表达了琴默对生活的热爱和她那活泼开朗的个性。 “手中持书”则又表达出她对封建时代“妇道”的反抗,对“读书明理”的追求。 琴默对璞玉怀有执著的爱情。她将在《一层楼》 中为璞玉抚琴吟唱《楚江情》, 视为最美好的往事,记在一片纸上,珍藏在自己那小巧玲珑的紫檀木匣中。后 来,当她在梅峪花园内偶然见到墙外的璞玉时,禁不住酸甜苦辣同时涌上心头。 小说正是通过诸如此类的细节描写,将琴默的性格跃然纸上。
        《泣红亭》的许多情节,在创作方法上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小说中出现了一 系列奇特和巧合的故事。例如,炉梅和画眉女扮男装出逃,先是困顿在孟尝店, 后来又被康信仁收为义子到安乐村居住,时间长达几年,却始终未被人们识破 她们的女儿身份。再如,琴默投江被正在营救落水女儿的戴新民救起,而戴新 民落水的女儿却被琴默的父母捞出,并被误认为琴默的尸体,草草掩埋在金山 寺附近,后来又为璞玉无意中发现,拾得存放琴默自描真容的匣子。又如,琴 默抛彩球择夫,投中炉梅,姐妹得以相见; 璞玉在梅峪游玩时发现琴默,炉梅 随养母进香时见到金夫人,贲夫人乘船南下,因风浪所阻登岸后遇到在白云庵 为尼的妙鸾,等等。这些具有偶然性的情节,天衣无缝地支撑了 《泣红亭》的 主要故事。小说在创作方法上的这一特点,表现出作者的驰骋想像力,使我们 很容易联想到蒙古民间文学的优秀传统。在蒙古族古代民间文学中,有许多具 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这些作品表现出蒙古族劳动人民勇于克服困难的乐观 主义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在那个时代还貌似强大的黑暗势力的蔑 视。尹湛纳希身为蒙古族作家,他受到蒙古民间文学的影响,也是很自然的 事。
        《泣红亭》在结构上表现出了创新精神。《一层楼》的结构大体上以时序之 先后鱼贯而入读者的视野,缺少曲折和波澜。《泣红亭》则不同,在时空上较为 灵活和错综复杂,通过大段情节之倒叙和穿插,使几条线索在时序上并列发展, 扩大小说情节空间,形成波澜和多变。例如,圣如误嫁祁怀玉,炉梅女扮男装 逃走,琴默投江及被救起,都是采用倒叙或追叙的方式,串插在璞玉乘船南下 的情节之中。小说借这种方式,将几条线索集中在璞玉身上,使人们更加深刻 地体会到璞玉心灵上的重荷,从而也更加深刻地感觉到封建包办婚姻的黑暗与 罪恶。小说在叙述角度方面也显得比较灵活。例如,对史凌云与璞玉初次相见 的情节,事情的起因在璞玉,却偏偏从史凌云方面写起,从而增加了故事的曲 折和情趣。作者在驾驭小说结构方面,显然要比创作《一层楼》时更加圆熟、潇 洒和自如。因此,《泣红亭》虽然几条线索同时并进,却脉络分明,紧凑和谐, 不管是分是合,都使人感到贴切自然。
        《泣红亭》在结构方面受到 《再生缘》的明显影响。琴默投江得救,康信仁 认炉梅为义子等情节,都改写于 《再生缘》。陈寅恪先生曾称赞 《再生缘》“结 构精密,系统分明”,“有重点中心”,“无夹杂骈枝等病”,是弹词中的 “第一部 书”。这一评价也适合于 《泣红亭》。此外,《泣红亭》还改写了 《红楼梦》《秦 续红楼梦》等书的一些细节描写。但是,这些都不能改变 《泣红亭》植根于清 代漠南蒙古社会生活,和为尹湛纳希所独创的根本特征。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