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君子》被禁演

        莫里哀创作的喜剧《伪君子》轰动一时,剧中答尔丢夫的形象高度概括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虚伪和丑恶,因此就有人自觉地去对号,从而对《伪君子》一剧深恶痛绝。1664年5月现实中的伪君子们——教会和权贵人士向国王路易十四告状,说莫里哀利用戏剧攻击宗教,一个神父还撰写文章谩骂莫里哀是“装扮成人的魔鬼”,叫喊要把莫里哀投入油锅炸死。在这些人物的中伤下,《伪君子》被禁演了。
        莫里哀并不屈服,他更改了一些细节,把穿教服的答尔丢夫改成普通服装的巴纽夫,三幕改为五幕,但其剧的主旨并没有变。1667年,《伪君子》再度上演,可是那些伪君子们仍然看出了剧作对他们的讽刺不减,剧只演了一场,巴黎最高法院又下令禁演。
        一个优秀的剧目必然要反映一定的社会现实,其对现实针砭性越强,被针砭的落后势力也就会愈加强烈地反对这种剧作。禁演,是反动落后势力利用手中权力扼杀优秀剧作的惯用手段,中外一致。这对优秀剧作是一种扼杀。但是真正优秀的剧作一旦产生,它自会有强大的生命力。禁演只能禁一时,却禁不了永久。《伪君子》在莫里哀的抗争下,在人民大众喜爱的情况下,终于在1669年后又再度上演了。只要不屈服,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必以正义胜利为结局。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09-17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yuedu/yihanjiaoxun/167830.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