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的永恒主义教育

        永恒主义是本世纪30年代产生的一种属于新传统派的教育理论,其代表人物为美国的赫钦斯(1899—1977)和艾德勒(1902— )。永恒主义激烈地反对曾盛极一时的进步主义教育,指责后者忽视学习绝对的知识和掌握永恒道德,把教育确立为没有目标的飘忽不定的过程;指责它忽视理性的发展,仅把教育看作是一种生长、活动和个人经验的满足。永恒主义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在整个历史时代中,人的本性都是永恒不变的,因而“不管处于什么文化和时代,每一种健全的教育方案都必须具有某些永恒不变的特点”。在永恒主义看来,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永恒的人性,教育的基础是永恒不变的“实在”所构成的永恒知识和伦理原则。
        以上述理论为基础,永恒主义者突出地强调学生应多读历史、文学、历史、古典科学等方面的“名著”,尤其是应多读古代著作,因为它们的见解具有永恒不变的价值,蕴藏着人类的智慧精华,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能使学生更切实地认识世界的永恒性和从中寻找独立思考的价值。永恒主义因之提出“回到古人、回到柏拉图”的号召。
        1929年到1952年,赫钦斯同艾德勒等人一道,编辑西方名著,共编出54卷,列举了从荷马到弗洛伊德等71位古今名人或派别的著作。第一册为《贤哲嘉言》,说明该丛书的编排历史、结构和目的,赫钦斯作序并撰写了十章内容,最后为读者拟定了一份十年的阅读计划表,具体指导读者循序渐进地阅读。第二卷、第三卷为《伟大的观念》,是观念的综述,依英文字母顺序列述古今最重要的观念问题102个,逐个追述其历史渊源、演变及内涵。第四卷为荷马,以下依年代顺序编排,到第五十四卷为弗洛伊德。赫钦斯等人的阅读名著计划1937年前后曾在美国的圣约翰学院推行过。
        永恒主义还要求在中学和小学也给学生以古典文化的熏陶。在中学课程中,要求学习古典语言、逻辑学、修辞学以及数学等学科,为学习古典名著打好基础。在小学课程中,除必须设置读、写、算等基本学科以作好基本训练外,还必须让学生熟记古典杰作中的某些段落,为将来系统地阅读名著奠定始基。
        永恒主义重视古典知识,轻视乃至反对职业教育,认为专业技术教育,使人们专精一科,除自己专业外别无所知,造成人们精神贫乏,缺乏人情味和相互间必要的理解。赫钦斯认为,学习名著课程,继续传统智慧,就可以解决现存的问题,他“深信西方必须重新掌握和强调传统中伟大思想家作品中的智慧,以及其所讨论的问题,以用来解决现代的问题”。
        永恒主义的根本弊病就是其复古主义和保守主义。据有人分析,赫钦斯的名著丛书共五十四卷,18世纪以前所写的占三分之二,19世纪前所写的占四分之三,属于20世纪的只有一本,现代的一本也没有。这样过于“厚古薄今”的编排,突出地反映了其思想的保守性和落后性。他企图通过让人们学习古典名著来解决现实问题,但其名著的内容与现代复杂多变的社会和文化无多少直接的联系,他企图通过复古主义这条途径找到解决现实社会矛盾的锁钥,但这种倒转历史车轮的作法必定是行不通的。改造主义就批判永恒主义教育理论是“把时针往后拨”,是在“破坏民主”,认为如果真正全面实现永恒主义的主张,社会导致“贵族政治”的出现。
        现代社会的问题必须用现代的方法去解决,企图一切仰仗于古人的作法是不足取的。对古人的继承应是批判的继承,而不是全盘肯定的照搬和毫无分析的顶礼膜拜。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03-11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yuedu/yihanjiaoxun/170007.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