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性与自然

2019-05-18 可可诗词网-经典寓言 https://www.kekeshici.com

        孔子教育弟子,并不强调要一味读书,他也时常带学生到野外去。这一天,他带了几个弟子外出踏青,沿着吕梁河边走边说,不知不觉走到了一座山下。远远的,便听得轰隆隆的声音,子路眼尖,指着远方道:“夫子,那里有条瀑布啊。”
        瀑布足足有三十仞高。水从那么高的地方飞溅下来,真如一条白练被风吹下。不过落到下面的潭里时,却不像白练那么轻柔了,声响隆隆不断,水花被溅得四散飘飞,隔着几丈远还觉得眼前像是在下雨。这样的景色难得一见,孔子和弟子们围着瀑布,赞叹不绝。他们是从吕梁河的下游处走过来的,因为有个门生发现吕梁河里长期漂着很多泡沫,便向孔子询问,孔子也说不出原因,这才提议沿河而上看个究竟。这一走,足足走了四十里,这才发现原来那些泡沫是瀑布飞溅起来的。下游四十里处还有泡沫,这里的潭面上就几乎像被泡沫铺满了,白白的一层。
        他们正看着,子路忽然又叫道:“看啊,夫子,那里有水怪!”
        孔子从来不说怪、力、乱、神之事,听子路说有什么水怪,他脸一横,道:“子路,胡说什么!这潭里有瀑布飞溅而下,鱼虾不用说,鼋鼍鱼鳖之类的水族都不能在底下生存,哪会有什么水怪。”
        “真有水怪!”子路向来有点倔头倔脑,伸手指着潭里,“夫子你看,那脑袋又冒出来了。”
        听子路说得这么肯定,孔子便向潭中看去。还不曾看到,旁边一个弟子也叫道:“子路师兄说得对,我也看到了!”
        这时孔子终于也看到了,在漂满了泡沫的潭面上,有个人影忽隐忽现,正在游动。孔子大惊失色,道:“什么鬼怪,那明明是个人啊!一定是想不开了投水自尽的,快,把他救上来!”
        话虽容易,但要救他上来却谈何容易。弟子中虽然也有会水的,可是在如此湍急的水流中,下去无异于送死。听了夫子的话,几个力气大的弟子由子路带头,沿着河岸向下游跑去。那人被水流带着游向下游,肯定会靠岸的。到了岸边,几个人合力,便可以将他拖上来了。
        见弟子们向下游跑去,孔子也气喘吁吁地在后面跟着。走了一程,却见子路他们灰溜溜地回来了。孔子见状,跺了跺脚道:“唉,没救上来吧?真是遗憾。”
        子路道:“夫子,您别乱遗憾好不好,那人根本不是要投水自尽的,他是在河里游泳。”
        孔子怔了怔,道:“游泳?岂有此理,子路,你若没能救他回来,我也不怪你,可是你不该骗我。”
        另外几个跟着去的弟子却道:“夫子,子路师兄没有骗您,那人确实是在游泳。您看,他过来了。”
        孔子抬头看去,却见前面走来一个人,头发披散,光着膀子,浑身湿淋淋的,显然是刚从水里出来。孔子更是大吃一惊,迎上前去,道:“先生!先生!”
        那人站住了,道:“老先生,有什么吩咐?”
        “方才是先生你在吕梁河里游泳么?”
        那人笑了起来,道:“老先生,原来都被你看到了啊,真是我。”
        孔子也终于笑了起来,道:“要不是看着你活生生的,我真以为你是鬼呢。请问,你能在这湍急的河流里游泳,到底有什么诀窍?”
        那人道:“诀窍么,当然没有。真要说的话,我从小就是这样了,叫做‘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到了水里,从旋涡里扎下去,又从冒出来的水流里钻出来,顺着水游动,从来也不去想别的,这就是我为什么能在这里游泳的道理。”
        孔子皱起眉头,道:“到底什么才叫‘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
        那人道:“老先生,我是在陆上出生的,所以在陆地上能安心,这就叫做‘故’;我在水里成长,在水中就能安心,这叫做‘性’;不知道为什么就会这样游泳了,这叫做‘命’。从‘故’开始,随着自己的习性生长,然后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学习,那就是‘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的意思。”
        入选理由:
        教育不必追求刻意,让天性自由发展吧。
        燕垒生语:
        我们在小学时都应该写过《理想》或《长大我要做什么》之类的作文,那时的志愿五花八门,从科学家到演员,什么职业都有,但几乎没有一个孩子选择做一个普通人。可能只有极小部分的孩子才会说些要做一个普通劳动者之类的话,尽管这样的理想更接近于他未来的实际。
        孔子所见的游泳家,水性的确极为出色。而更出色的,是他所讲出来的一番道理。“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这三句话,假如用现代语言来概括中心思想,那就是让你的个性自然发展,不必刻意加以扭曲。正因为将游泳看成自然而然的事,所以那个游泳家可以在鼋鼍鱼鳖都不能游的地方游泳。
        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分。天分各不相同,但你自己最为清楚。假如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天性就是最好的引路者,指明了你的兴趣所在。一个孩子从小就喜欢涂鸦,长大后很有机会成为画家。另一个孩子很喜欢玩泥沙,用沙子堆成高楼城堡,那么他长大后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建筑设计师。假如我们强求一律,让喜欢涂鸦和喜欢玩泥沙的人同样正襟危坐,听从老师的标准答案,那我们可能只得到两个泯然众人的普通人,却失去了一个画家和一个建筑设计师,我们扼杀的,是两棵可能开出奇葩来的幼芽。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倡“因材施教”,从不强求弟子一律。子游子夏好文学,就让他们在文字上发展。子路尚武,不妨让他在习文的同时也习武。子贡擅言辞,子张好勇武,子羽虽丑而有才德。每一个弟子都不一样,孔子都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特长,这种理念才是他教育最成功的一面。
        这个世界,正如吕梁河上游那飞瀑灌入的深潭,旋涡与泡沫不断。想要适应它,光靠一两部案头讲章是不成的。《游泳指南》或者《无师自通学游泳》这一类的著作,读得再多,也不如亲身到水里试探一下管用。
        原文回放:
        孔子观于吕梁,县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孔子从而问焉,曰:“吾以为子为鬼,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道乎?”曰:“亡,吾无道。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与齐俱入,与汩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孔子曰:“何为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庄子·达生》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