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道|实践|王清任著作《医林改错》

成才之道·实践·王清任著作《医林改错》

我国清代医学家王清任(1768—1831)说:“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为了不做“痴人”、“盲子”,王清任在医疗实践中,十分重视对人体结构的了解,想方设法弄清人的内脏的情况。他除了利用看病的机会,细心观察人体外,哪儿有被车压死的人,或者刑场上有被处剐刑的人,他都要前去观看一番。1797年,河北滦县一带小儿传染病流行,患儿十有八九死亡。王清任在一次行医中,发现野外乱坟地里有许多破腹露脏的儿童尸体,臭气熏天,惨不忍睹。他不顾腥臭,不辞辛苦,一连十几天,去观察了100多具尸体。不少尸体被野狗吃过,残缺不全,他就将它们放到一起,反复对照观察。有时还用小细棍捅到气管、血管里去,仔细研究。通过大量考察,他证实了古代一些医书上的许多错误。他决定写一部书来纠正这些错误,阐述自己的新见解。1830年,王清任的名著《医林改错》问世。这部被比作“清夜鸣钟,唤醒了沉睡的医界”的“稀世之宝”,是王清任为了不做“痴人”、“盲子”,以毕生精力勤于实践,一丝不苟地写成的。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7-19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zuowen/lunju/235197.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