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之道|积累|名人与积累资料

求知之道·积累·名人与积累资料

古今中外,大凡在事业上有建树的人,都善于积累资料。

马克思在动手写《资本论》之前,作过摘要的成册书籍就有1500种以上,经系统整理后的笔记就有250多本。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每研究一个科学问题,总是事先收集大量资料。他去世后,人们在他书房中发现他亲自摘录的笔记竟达2.5万多本。

列宁为了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曾浏览了数以百计的书籍,其中重点对148本书和49种刊物上的232篇文章认真进行了阅读,作了笔记摘录和批注。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批判、吸收,完成了著名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写作。

爱迪生口袋里经常放着一个小笔记本,有时还画上草图,写下一些计算公式,这个笔记本像是爱迪生盛知识的“宝碗”,一有空,他就拿出来进行研究。

托尔斯泰说:“身边要永远带着铅笔和小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一些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他把这种笔记本称作“百宝囊”。

唐朝著名诗人李贺,经常早出夜归。他身背“锦囊”随时把所见、所闻、所思的材料记录下来,存于“锦囊”,作为创作诗歌的材料。久而久之,李贺的“锦囊”便传为佳话。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01-09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zuowen/lunju/235254.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