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道·拼搏·坚毅不屈是“铁人” 大庆油田发现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在北国荒原上展开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油田工人,头顶青天,脚踩荒原,与天斗,与地斗,与恶劣环境斗,决计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进太平洋。会战初期,他和伙伴...
修身之道·改过·塞曼迷途知返 荷兰一次海坝决堤,人们从洪涛中救出一位拼命挣扎的临产的妇女,这人就是后来荣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彼得·塞曼的母亲。塞曼进大学后,被花花绿绿的城市生活迷惑了,追求穿着游乐,物理竟不及格。母亲看到他的成绩单,百感交集...
观念之道·成败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东汉时,征西大将军冯异被赤眉军战败,弃马逃回溪阪。后来,他又整顿数万士卒,向赤眉军约定日期决战。作战前一天,冯异派了一部分士兵扮成赤眉军模样,设下埋伏。两军作战时,冯异的伏兵四起,由于眉毛也涂上了红色,赤...
生活之道·破除迷信·姚崇杀蝗 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年),关外发生严重蝗灾,老百姓忧心忡忡,但又囿于迷信观念,认为蝗虫是“神虫”而不敢捕杀。当朝宰相姚崇下令派人去关外各州县,督促地方官组织百姓捕杀蝗虫。另一位宰相卢怀慎认为捕杀蝗虫会伤害天地万物...
成才之道·自荐·姜太公钓鱼 姜子牙,也就是姜太公,很有才华,以打鱼为生,在渭水河畔过着隐居生活。有一天,姜子牙照常坐在河边钓鱼,但是用的却是直钩。外出打猎的周文王的随从见了,奇怪地问:“你这样能钓到鱼吗?”姜子牙说:“我姜某钓的并不是鱼,而...
为政之道·荐贤·娄师德不伐善 武则天当政时,狄仁杰与娄师德同时担任宰相。狄仁杰排挤娄师德已有较长时间。武则天问狄仁杰:“我对你提拔信任,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狄仁杰答道:“我凭文才和品德受朝廷任用,不是平庸之辈,靠别人来成就自己的事业的。”...
为政之道·廉洁·子罕辞宝不失节 春秋时宋国有人获得一块美玉,奉献给大夫子罕。子罕不受。献玉的人说:“这块玉拿给玉匠鉴定过,认为是宝贝,所以才进献给您。”子罕说:“你把玉作为宝贝,我把不贪物作为宝贝,如果你把玉给了我,我接受了你的玉,我们两人...
生活之道·健身·孔夫子的养身之道 孔子活了73岁,比起他的同时代人,他享年很高。老夫子长寿,和他的一套养身之道有关。首先,他的心胸比较开阔,他的抱负是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对个人生活要求不高:“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他说,吃粗粮...
求知之道·博学·孔子谈博学 孔子一向认为,学问和才能,要靠努力求得,他多次教诲他的弟子们:“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成为有仁德的君子,必须要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趣;恳切发问,多多思考。 孔子自己平时就是非常...
为政之道·守正·孙中山不搞裙带关系 孙眉是孙中山的大哥,长孙中山12岁。孙中山从小与大哥关系亲密,兄弟俩情深谊长。孙眉不仅供孙中山读书,而且屡次资助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即使经济日衰中,也把家中珍藏毫不犹豫地捐献给中山先生的辛亥革命。中山先生就任...
写作之道·趣苑·孙中山巧对入官府 清朝光绪年间,孙中山从国外留学回来,路过武昌总督署,想见见湖广总督张之洞,便向门卫递上“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的拜帖。张之洞看后问:“来的是什么人?”门卫回答说:“是一位读书人。”张之洞听后拿纸写了一行字:“...
生活之道·遵纪·孙武训宫女 著有《孙子兵法》的孙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他是春秋时期人,有一次吴王阖闾选派了150名宫女交给孙武训练,吴王指定两个心爱的妃子当队长,孙武首先给她们规定了纪律,违反纪律就要以军法处治。那些宫女根本不把纪律放在...
为政之道·用人·孟尝君的用人之道 孟尝君胸襟宽广,有超人的气度,是他用人成功的原因之一。冯谖寄食于孟尝君,起初并无半点功劳可居,却接二连三地弹剑,歌“长铗归来乎”,嫌孟尝君对他的待遇不周,这是一般人所不能容忍的,无怪乎“左右皆恶之”,“以为...
为政之道·廉洁·季文子贵在以德荣国 季文子是鲁国两朝宰相,但家中妻妾没有丝绸美服,厩中没有喂食良马。公子仲孙它就规劝他说:“你是鲁国的上卿,做过两朝国相,但你的妾不穿丝绸,马不吃粮食,人家会以为你吝啬,而且国家也无光彩。”文子说:“我也希望...
成才之道·选择·学文学武两种结局 《列子》中讲过:鲁国施氏有二子,一学文一学武。学文的到了行仁政的齐国,学武的到了以武图强的楚国,均获重用而享尽荣华富贵。施氏邻居也有二子,也是一学文一学武。他们见施家发迹,也出去谋职。学文的到了秦国,秦王一...
修身之道·淡泊·安步当车 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姓颜的学者。有一次,他见到齐宣王,讲了一番为君治国的道理。齐宣王对他产生了兴趣,请他出来做官,说:你来跟我做事,我让你每天吃丰盛的菜肴,出门坐华贵的马车,老婆孩子穿鲜丽的衣服。他推辞说:“我想,我...
修身之道·淡泊·安贫乐道不媚俗 原宪是孔子的学生,住在鲁国,家贫如洗,以茅草盖屋顶,织蓬草为门,以破瓮为窗,用破衣塞窗户避风。下雨天,上漏下湿。一天,原宪正坐着弹琴唱歌。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贡,乘着马车去见原宪。原宪戴着樗木皮缝制的帽子,穿着...
修身之道·俭朴·寇准不弃旧物 宋代以勤俭知名的官员很多。寇准在当了朝廷要员之后,仍然注意保持勤俭和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他居家过日子,非常节俭,卧室中的一顶青纱帐,用了20多年,时常有坏损之处,让人修补一下再用,不更换新的。有人曾以两汉公孙弘之...
求知之道·惜时·富兰克林的时间表 人们问富兰克林:“你怎么能做那么多的事呢?”“您看看我的时间表就知道了。”他的作息时间表是什么样子呢?5点起床,规划一天事务,并自问:“我这一天要做些什么事?”上午8点至11点,下午2点至5点,工作;中午12点至1点,...
教育之道·误区·小偷和他的母亲 有个小孩偷了同学的写字板,交给母亲,母亲不但不加责备,反而称赞一番。第二次,他偷了一件外衣,交给母亲,母亲对他更加夸奖。过了几年,孩子长大了,就开始偷更大的东西。有一回,他当场落网,被人押送到刽子手那里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