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道·改革·王安石变法兴宋 北宋中期,王安石有感于北宋社会矛盾的尖锐,力主改革政治,以扭转国势的衰落。宋仁宗时,王安石上《万言书》,希望改革,受到冷遇。宋神宗继位后,得到支持,开始实行改革。熙宁二年(1069),宋神宗以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改革...
成才之道·病残·用生命写成的世界名著 奥斯特洛夫斯基只念过3年书,10岁开始做工,15岁参加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23岁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在病床上,有时口授,让人记录;有时用硬纸做成一个框子,放在稿纸上,然后用手摸着框子在里面写,他为了抵抗病痛...
修身之道·宽容·石勒不计前嫌 后赵王石勒请武乡有声望的老友前往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市),同他们一起欢会饮酒。当初,石勒出身贫贱,与李阳是邻居,多次为争夺沤麻池而相互殴打,所以只有李阳一个人不敢来。石勒说:“李阳是个壮士,争沤麻池一事,那是我当平...
经济之道·技巧·空投手表赠观众 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的西铁城钟表商为了在澳大利亚打开销路,扩大影响,用直升机在空中向地面抛掷西铁城手表。他们在几天前就张贴广告进行宣传,让广大消费者知道,把手表从飞机上投掷到指定的广场上,谁拾到就送给谁。得...
修身之道·气节·竖着埋的“老虎” 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克列孟梭善于雄辩,以敢言著称,外号叫“老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内阁两年多就换了四次,德国军队快逼近巴黎城了。在国家存亡的危急时刻,克列孟梭终于以74岁高龄挺身出来组阁,担任总理兼陆军...
经济之道·人本·管理者中饱私囊酿恶果 有这样一个专门生产机械类产品的企业,改革开放之前已初具规模,在国内也享有一定的声誉。但该企业的主管者由于在荣任主管之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只顾自己渔利,置职工疾苦于不顾,工资不能按时...
生活之道·遵纪·纪律是成功的保证 历史上的“楚汉相争”,结果汉胜楚亡,除了其他原因之外,刘邦治军纪律严明,而项羽相对来说治军纪律较涣散,这不能不算其中的一个原因;岳家军和杨家将,之所以使敌人闻风丧胆,纪律是决定性因素之一;中国革命战争的环境那...
求知之道·基...
为政之道·廉洁·胡家父子两清廉 三国时,胡质任荆州刺史。他的儿子胡威到任所来看望他。回家的时候,胡质拿出一筐绢给胡威作路上的盘缠。胡威问:“爹爹为官清正,不知此绢从何而来?”胡质说:“你不必怀疑,此绢乃是我的俸禄所余。”胡威谢过父亲赏赐,骑...
生活之道·敬业·脱岗睡觉的后果 1992年9月18日,河南省开封市博物馆发生了我国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馆藏文物被盗案。那天晚上,该馆的值班人员全部脱岗睡大觉,凌晨当罪犯刘卫军、刘进、文西山、李军等人进入展厅,用红布捂包最后一个警报器时,突然铃响,尚...
生活之道·敬业·艺术家的良心 大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鲁智深的扮演者臧金生,为了把人物演得更加逼真而采取紧急增肥的办法。“涮羊肉要最肥的,鸡蛋一天十几个,饭前一把乳酶生,饭后一把酵母片,睡觉之前灌啤酒……”就是这样,短短两个月里,他硬是揣...
成才之道·实践·苏轼夜访石钟山 石钟山命名的根据,历史上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形似覆钟,其二是山石相叩似击钟声。苏轼觉得这样的解释不够合理。在一次乘船途经石钟山的时候,他乘着月色坐一只小船环山考察,终于发现这座山“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形...
交友之道·患难之交·范仲淹与王质 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去颍州。当范仲淹卷起铺盖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过从甚密的官员,生怕被说成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然,他正生病在家,闻讯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摇大摆地将范...
为政之道·律己·茅盾退稿费 茅盾写作不为名,也不为利。1958年,天津百花出版社将茅盾在《文艺报》上连载的《夜读偶记》排印出版。书印出后,按规定给他寄去上千元稿费。茅盾接到后,心中很不安,马上回信说,人民文学出版社将来还要出版这本书,他只收一份...
修身之道·气节·草间偷活一钱不值 秦桧卖国,虽已历千载,人犹骂之;周作人附敌,虽一代文学大家,也难抵消公众所不齿的污点。二毛子、皇协军、黑狗子等败类,也无一不被钉到历史的耻辱柱上。明末清初的才子吴梅村,先仕明,后降清,做了贰臣后,不敢原谅自...
生活之道·自立·莎士比亚离家寻自立 莎士比亚走出的是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道。他出生在斯特拉福的一个富商之家,但他16岁就离开家庭,外出独自谋生。他当过乡村教师,在屠宰场当过学徒,还帮人家做过书童,他还参加过英国远征军,做过律师,任过小官。为了...
为政之道·求贤·萧何月下追韩信 楚汉战争时,刘邦为了麻痹项羽,烧毁栈道,来到南郑。由于部下多为东边人,途中跑了几十个军官。韩信因刘邦不重用自己,也跟着一起跑了。丞相萧何听说了之后,没有来得及告诉刘邦,亲自连夜追赶韩信。刘邦对此不很理解。萧何...
求知之道·积累·袁枚积累语言 清代著名的诗人袁枚十分注重积累语言,他的许多丽辞佳句就是从村夫僧人那里来的。有一次,在二月梅花盛开时节,站在梅树下的一个挑夫高兴地对袁枚说:“你看,梅树有一身花了!”袁枚听了,心想:这不是诗吗?他便默默地记下,久...
求知之道·专注·要有计划切勿盲目 古时候,有个人闲着无事,想找点工作做,做什么好呢?野外森林的蘑菇像一柄柄小伞撑开在那里,他决定拣蘑菇去。刚走到树林里,忽见一只野鸡飞起,他想,野鸡比蘑菇味道更鲜美,就回家放下篮子,带了猎枪,决定打野鸡去。当...
生活之道·机智·观音生气 清末光绪年间,有个叫何梅谷的人,以研究孔孟学说闻名于世。他的老伴却特别信佛,每天从早到晚要念上一千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不让她念,她不听。有一天,他叫夫人,老伴答应了;再叫,又答应;还叫,夫人生气了,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