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道·自学·咬定青山不放松 1982年在加拿大举行的中国画展上,一幅《石榴图》引来万千华侨驻足凝视,争相购买。 这幅画的作者是北京燕京书画社中年画家周三林。他没有进过高等艺术学府,完全是自己一片痴情,忘我钻研的结果。他在孩提时,对花鸟怀着痴...
求知之道·思考·哈雷思考彗星 在公元前4世纪,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彗星出现,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天文材料中也多次记载了彗星的出现,各国史书也对它有不同记载,但是没有一个人思考、研究它的规律。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深入思考这一现象,...
经济之道·目光·培训瓦工 二次大战后,美国建筑业大发展,砖瓦工价码看涨,这对失业者来说是个难得的机遇。一贫如洗的迈克为了生计也由明尼亚波利来到芝加哥,但他看到招工广告后,却没去应征当砖瓦工,而是在报纸上刊登“你能成为瓦工”的广告。他租了一间...
为政之道·表率·士光敏夫的干部观 在日本号称“猛烈经营家”的士光敏夫认为“负责人就是吃苦的人”。他说:“下级学习的是上级的背影。上级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的行动,就是对下级最好的教育。职工要三倍地努力,负责人则应十倍地努力。”他这样说也这样做。...
经济之道·信誉·大客机仅载一客 报载:一架由东京直飞伦敦的波音747客机有353个座位,机组人员20名,飞行一趟需要非常非常高的成本,然而在一次航班中,该机仅载一名女乘客。何故如此不惜血本呢?原来英国航空公司的这架大型波音747客机由于技术故障,延迟20...
写作之道·语言·学习语言·契诃夫学习口头语言 契诃夫乘马车旅行时,同车的旅客闲聊中说了一句很生动的话,当即引起了他的兴趣。他要把这句妙语记录下来,于是把他专门用来记载素材的笔记本拿出来,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随身带的自来水笔找不到了。正在为难的...
教育之道·教法·孟子论因材施教 孟子认为学生有几种:第一种是修养最好的学生,只须稍加引导,好像及时雨加于草木,便会滋长发育起来;第二种长于德行方面的学生,再加熏陶之后,便能成为德行很好的人;第三种长于才能方面的学生,再经指导以后,便能成为通达...
教育之道·教法·孟子谈学习语言 孟子对戴不胜说:“有一个楚国的大夫,想让他的儿子学习齐国话,你说让楚国人当老师好,还是找齐国人做老师好呢?”戴不胜说:“当然找齐国人好。”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说齐国话,一大群楚国人用楚国话干扰他,即使每天...
修身之道·守信·季扎挂剑 《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记载:季扎开始出使的时候,北上途中拜访徐国国君。徐国国君喜爱季扎的宝剑,口里不敢说。季扎心里知道他的意思,但因为要出使中原诸国,没有将剑献给他。完成使命后,季扎回到徐国,徐国国君已死,于是就...
修身之道·爱国·富贵不淫男儿志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早年在美国很受学术界器重。有人想和他签订合同,留他在美国,给予优厚待遇,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途经香港时,他发表了一封给留美学生的公开信,满腔热情地呼吁他们:“为了国...
求知之道·严谨·小字母引起大麻烦 小小的几个字母迫使德国政府不得不销毁4400万枚已经发行的邮票。原来,不久前德国邮政部门为纪念大诗人海涅诞辰200周年特地发行了一枚纪念邮票。但邮票上的一些德文字母引起了人们的异议。因为这些字母在希特勒时期被广泛...
思辨之道·实践与认识·小马过河 有《小马过河》这样一则童话故事:小马要过河,先遇着牛大伯,问是否可以过去。牛大伯说,水很浅,完全可以过。小马正准备过河,遇到了松鼠,松鼠告诉他,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伴。这时,小马没主意了,回...
求知之道·持恒·居贫苦而志不倦 汉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王充是在十分清贫的情况下开始专心治学著书的。他先后著有《大儒》、《讥俗》、《节义》、《政务》、《养性》等书。王充从34岁开始,前后用30多年时间,写成《论衡》一书。为了专心著作,他闭门谢客...
思辨之道·实践与认识·应活用先人之法 《韩非子》云: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西周的徐国之君偃王,亦如法炮制,他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举兵伐徐,遂灭之。齐将攻鲁,鲁...
修身之道·改过·廉颇负荆请罪 廉颇是赵国一位战功赫赫的大将,他看见出身低下的蔺相如因出使秦国不辱使命而受到赵王的特别看重,并拜为上卿,位居自己之上,觉得受不了,扬言碰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还公开说蔺相如“素贱人”之类的坏话。蔺相如对此一忍再...
交友之道·畏友诤友·张咏鞭策寇准攻读 宋朝的张咏虽然与寇准友谊很深,但他并不是对着寇准的职位而来的。张咏认为“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有一次分别的时候,寇准特地问张咏:“你有什么话赠我呢?”张咏说:“《霍光传》不可不读。”寇准一下还弄不明白...
交友之道·畏友诤友·张籍对韩愈直言不讳 韩愈是唐代著名诗人,才华横溢,才名四播,但有一个明显的毛病,就是不能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而且生活不检点,喜欢赌博。张籍结识韩愈后,发现了他的这一毛病,就一再写信给他,直言不讳地提出忠告和批评,最终促使...
修身之道·尊严·徐悲鸿敢和洋人比高低 徐悲鸿敢于和洋人比高低。1919年,他在巴黎学美术,有个洋学生诬蔑“中国人太愚昧无知,生就是当亡国奴的材料”。徐悲鸿当即向洋学生挑战,说:“你不是说中国人不成材吗?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祖国,我们...
修身之道·奉献·徐悲鸿无私捐赠 徐悲鸿逝世前捐赠毕生珍藏的文物。 郑振铎捐赠毕生珍藏的7万多册善本典籍。 巴金捐款数万元并献出他珍藏的现代文学史料充实现代文学馆。 范曾将在日本举行书画展览所得的120万人民币全部捐献给国家,作为建设南开大学东方艺...
为政之道·刚直·徐有功敢以性命护法 徐有功是唐代武则天时候的最高法官,不占不贪,清正廉洁。武则天每次要杀人,他都要根据法律,与武则天争辩,请求不滥杀无辜,酌情量刑,减罪免罪。一次武则天为此大发脾气,命令武士把他拖出去斩首。即使在生命不保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