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寻隐者不遇》与“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024-04-16 可可诗词网-名诗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题解】
  诗人到深山里访问一位隐者,但没见到,只见到了隐者的徒弟。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样一个常见的题材,作者却采用问答体,写出了新意。
 
  诗的头一句是诗人提问,后三句是童子的回答。通过一问一答,既写出了访问过程、访问结果,而且显示出特有的诗意与情趣,从一个侧面写出了隐者与世隔绝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者的敬慕之情。蒋一葵评曰: “首句问,下三句答,直中有宛,宛中有直。”(《唐诗选汇解》)遂成为千古名作。
 
【全诗】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
 
[1]《寻隐者不遇》在贾岛诗作中是一首较为清新自然的五言古体诗。贾岛(公元779~843),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为僧,法名无本。后还俗,屡试不第。近六十岁才授长江县(今四川蓬溪)主簿,后迁普州(今四川安岳)司仓参军,死于任。贾岛是苦吟诗人,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长于五律,重视字句推敲琢磨,多写闲居情景和描摹自然景物,以清奇苦涩为特色。有《长江集》。
 
这首小诗写入山访友人未遇,平淡自然,艺术上简洁精练。第一个特点是精练:除起句外,下面三句是三次答语,而隐略了问语。作者仅用二十个字,以寓问于答的手法,表达了三番问答,并且把情节叙述完整。第二个特点是平淡中见深情:诗中以“松下”居处喻隐者的风骨,以“采药”喻隐者的作为,以白云喻隐者的高洁,这些意象都渗透钦慕之情。第三个特点是跌宕起伏:登山见童子,本以为可以见到隐者,一问一答,大失所望;二问表明仍希望访到,二答又是失望;于是急切地三问,表明仍感一线希望,希望能够找到,但三答后就怅然若失了。全诗清和淡雅,意蕴悠然不尽。
 
 
 
【逐句翻译】
 
松下问童子,我向那松下儿童打听他师傅,
言师采药去。他说师傅去山上采草药去了。
只在此山中,手指向那高山之巅密林之中,
云深不知处。只见云海茫茫不知人在何处。
 
 
【鉴赏】
 
 
这是一首访友不遇而自设问答的诗。它说自己进山探访一位隐者,正值外出,故步之松下问其童子;童子答言:我师已出门采药。在何处?童子只说:在这白云深处,究竟在何处,也不甚知。
 
这就是此五言诗之大意。其题旨何在?值得大家认真探索。前人有说,它揭示“幽人高隐”之意趣。或许也还有更深一点的社会含义。就我粗浅的理解,这首诗至少还有以下两点不可忽视。
 
第一、它开出了诗歌谋篇的新径
 
贾岛曾是以“推敲”逸事名世的“苦吟诗人”。他自己也说过:“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见《送元可上人》)可见,他在诗歌铸句炼字上所下的苦功是很大的。其实,何止于此,就本篇来看,其如此特异的谋篇布局,亦非惨淡经营而不可得的。追溯我国诗史,作为“问答诗”,并非自唐始,而是在先秦就已出现,后来,代不乏人,到了唐代已达炽盛,诗坛上若干诗人均写过这种“问答诗”。如果加以区别,这种问答诗也有几种不同方式。有的只问不答。这一类最著名的就是屈原的《天问》。它一口气摆出了有关天文、地理、历史和人事等方面一百七十个诘难和疑问,成为一首绝无仅有的旷古奇诗;有的是亦问亦答。如早在屈骚之前数百年的《诗经》中,就有《齐风·鸡鸣》一诗,纯以夫妇对答方式(或说君妃对答),贯串于全诗三章。它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含讥之“讽刺诗”。后来,又有只答不问的。例如,唐人柳宗元针对屈原的《天问》,作了《天对》,不提问题,全是答案。它虽然不是诗歌体裁,但它却是专为答复《天问》一诗而作的四言《对》体,不乏诗味。再一种,就是贾岛的这篇寓问于答。它一反寻常的问答式诗歌形式,而将问句隐匿于答辞之中,故特名之曰“寓问于答”诗歌。
 
在下边,我们看看它是怎样“寓问于答”的。
 
此诗首句“松下问童子”,它将问语隐匿于叙述句中,并以童子答语让人猜想其问辞。其构思何等巧妙! 诗歌接着又沿用此式,写出第二句:“只在此山中”。它把“何处采药”?的问语,收揽在自己怀中,不予明言。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对被省去的提问“究竟在何处?”的答复。
 
诗人运用“以答略问”的巧妙方式,把原来应有三句问语省减了,但又达到了“咫幅万里”的艺术效果。这种“寓问于答”的谋篇手法,至少有两大妙处:一是缩压篇幅,结构紧凑,诗意精炼;二是,含蓄生趣,启迪想象,使诗歌更富有诗味。
 
第二、仰慕真正隐者的启迪
 
在我国高蹈隐遁之风肇始甚早,几乎与政治同来、同在、同往。至唐代,隐风炽烈,几乎无处不言隐逸之事。就其形相观之,这种“隐风”,可以大别为三类,即:一是亦官亦隐。他们一般是先官后隐或者是官隐两兼。例如著名诗人王维,以及李泌等等。二是走“终南捷径”的假隐者。这些人一般是先隐后官,以“隐”求官。在唐代有卢藏用及其兄卢徵明等人;还可追溯到南朝,最有名的就是《北山移文》中所点名的“周子”(未具体指明何人)。三是真正的隐者。也就是贾岛诗中所访的那类真隐士。“这一个隐者,采药以济世活人,同时又藉以维持师徒二人的生计,是一个真隐者;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沈熙乾语)是的,只有这样的隐者,配称“真隐士”。在封建社会,人们对这类人士致以“钦慕之情”,不仅可以理解,完全应当,而且应该受到社会的敬仰,鼓动人们追摹。
 
但是,现在有些文学史,当提到贾岛诗歌成就时,认为“即使是比较好的诗,如《寻隐者不遇》,也是一片荒凉之意。”好一个“荒凉之意”,不仅把一首诗的佳景否定了,而且将一个受人尊敬的“真隐士”也给抹掉了。其实,它没有联系当时的历史条件,真正理解此诗的底蕴。殊不知,诗中写白云、写苍松,并非只是“描绘山景”而已,诗人是用圣洁白云映衬隐者之高尚与雅洁;用青苍之松来赞颂隐者有如松树一般的性格和风骨。据此,还可以认为贾岛这首诗,确是一首“小篇幅容纳多人物”的典型。它以极其精炼笔墨(二十个字),一下画出了童子、隐者和诗人自己的三个人物形象,其艺术价值不可小觑。
 
 
【点评】
 
  此篇《文苑英华》作孙革《访羊尊师》。
 
   初读之下,只觉寻的对象不过是位山林隐者,且又寻而未遇。不意作者却做出一首淡中见味的五绝。一问一答,常事常语,简直无心雕章琢句。不料问者答者之身份,所问所答之事实,寻访的地点及环境,尤其是诗中未出现的隐者的生活志趣,却一一可于二十字中想见,不能不叹服其简练传神。
 
   炼意炼格,需要摆脱题材的现实形态,就心中最难忘情的印象,重新熔铸情景,赋予生命。如本诗就将寻访路上的景物与访而未遇的惆怅等情事,尽行筛汰,却一心专注于隐者的情操;而“隐者”又始终隐形诗后,不露真容,就只剩几句问答。寻问语表现作者求慕之情,而又省略一空,只留“问”一字;童子三句答语中,步步诱人寻,又终至不可遇。“寻”是全诗意脉,也是诗后余味,遇否并不重要,人生的意兴即在不倦的追求寻慕之中。首句“松下问童子”,可以想见其人筑室松岩,不求闻知的高致。以下三句都是童子回答作者,以极质朴的语句影写其师乃真隐。“采药”指但取自然之物以葆自然之性,是其生活方式。再问去远否? “只在此山中”,使未遇者转生一遇的希望。复问山中何处? “云深不知处。”云山杳霭,安知踪迹。缈不可寻,方见真隐。诗人没有怅恨,读者应有感悟:这隐形的高人就如同眼前的云山,近在眉睫却又深邃难尽。此寻留下的只是心追神慕而已。全诗平淡而能深远,直率而又曲折有致,简朴古茂而又亲切周至,实非容易。刘熙载《艺概》卷二云: “绝句取径贵深曲,盖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此诗可谓深得“影写”妙法。
愈近愈杳。(钟评) (钟惺、谭元春《诗归》)
设为童子之答,以状山居之幽。首句问,下三句答,直中有婉,婉中有直。
( 〔明〕蒋一葵《唐诗选汇解》)
一句问,下三句答,写出隐者高致。(李锳《诗法易简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