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与“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2022-06-16 可可诗词网-名诗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题解】
这是一首著名的送别诗。王勃十四岁中幽素科,不久在长安做官,这位才高学博、名高气盛的年轻诗人,正处在少年得意的时候。这首诗就是他在长安赠别一位去蜀州(今四川省境内)做少府官职的朋友的。全诗表现出雄阔的气象、豪迈的襟怀。
 
 
【全诗】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①杜少府:名不详。少府:县尉。之:往,去。蜀州:应是蜀川,指西川,在今四川岷江一带。 ②城阙:指京城长安。阙:皇宫门前两边的楼观,也称望阙。辅:护卫。三秦:项羽灭秦后,分秦地为雍、塞、翟三个王国,因此称三秦。风烟:风尘烟雾。五津:岷江自湔至犍为有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五个渡口。蜀川治所崇庆在岷江南,五津即代旨蜀川。 ③意:情意。宦游人:远离家乡外出为官的人。 ④海内:四海之内,国内。知己:知心朋友。比邻:近邻。 ⑤无为:不要。岐路:指分别处。岐,同歧。儿女句:像小儿女那样泪湿佩巾。
 
 
【原诗今译】
 
我身在被三秦牢牢护卫着的京都长安,
 
遥望蜀地的五津,笼罩着苍茫的风烟。
 
我与你相别,有道不尽的依依的情意,
 
同是宦游人,怎能忘风雨同舟的情感。
 
四海之内呵,何处没有知心的朋友呢,
 
迢遥的天涯哟,仿佛比邻一样隔不断。
 
少府呀,莫要在三岔路口分手的时候,
 
若儿女一样,涔涔的热泪打湿了巾衫。
 
 
【作者小传】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高宗麟德三年应幽素科举,对策高第,为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召为王府侍读,以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斥逐出府,入蜀漫游。咸亨四年(673)补虢州参军,因匿杀官奴获罪,遇赦除名。上元二年(675)赴交趾省父,次年秋渡海溺水而卒。两《唐书》有传,清姚大荣《王子安年谱》较完备,近人有闻一多和阎崇璩两种《王勃年谱》、岑仲勉《王勃疑年》。其诗文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称“王杨卢骆”,又号“初唐四杰”。多写景抒情之作,辞藻华丽,风格清新雄放。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绝句,使五言格律诗渐趋确立,甚有贡献,故杜甫有“不废江河万古流”之誉。诗文集以清人蒋清翊《王子安集注》二十卷本最通行。
 
 
【鉴赏1】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稷山)人。在初唐的文坛上,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四杰”。他的诗反映生活比较广阔,胸襟旷达爽朗,语言精美工致,声调圆转和婉,基本上扫除了六朝以来浓艳堆垛的恶习。王勃存诗不多,却有显著的成就,因为“四杰”的诗在诗歌发展史上标志着新旧交替的过渡,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先看题目:少府,就是当时的县尉,掌一县的治安。之,到;之任,到任、赴任。蜀州,今四川省崇庆县。作者那时在长安,他的姓杜的朋友从长安外放到蜀州去做县尉。从长安到蜀州路途遥远,是相当难走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此去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自然要写一首诗送送。既然写诗,就要写出一点东西来,倾诉出一点独特的感受来。这首诗没有落入俗套,它以爽朗乐观的基调发抒了送别挚友时的复杂情绪,表现出诗人旷达豪放的胸怀。
 
  开头两句:城阙,指长安的城郭宫阙,宫门前的望楼叫做阙。辅,护持,夹辅。三秦,泛指当时长安附近的关中之地,三秦是承汉初的旧称。项羽曾分秦地为雍、塞、翟三国,所以叫三秦。城阙辅三秦,是城阙以三秦为辅的意思。五津,指杜少府所在的地方。长江自湔(jian)堰至犍为有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五个渡口,合称五津,都在四川。这句是说,遥望那四川省但见风烟缥缈而已。
 
  这两句,前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后一句点出行人要去的地方。这就交代出送友人去蜀州的主题,眉目十分清楚。当然,这两句写得很含蓄。假如直说:我送别你在这长安城,你要到那四川去当县尉,这就索然无味了。现在这样写,传神地摹画出两个老朋友恋恋不舍,一会儿望望长安城阙,一会儿翘首远方风烟缥缈的蜀州,分手时的神情动作都带了出来。另外这两句,一句写近景气魄雄伟,长安古城以偌大个秦地来辅护,境界很壮阔;一句写远景,写得又十分贴切,远景在风烟之中,穷目力所不能及,这里借风烟烘托出了诗人送别时的心情。
 
  三、四两句承上而来,诗人这样安慰他的朋友:你为了做官的缘故,从长安远去蜀州,而我为了做官的缘故,从山西来到长安,大家都背乡别友有着同样的感触。这里用两人处境相同、情感一致来慰藉朋友,借以减轻他孤身远行引起的悲愁情绪。
 
  五、六两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诗人进一步申明自己的看法:朋友分手,固然感到情绪低落,悲惨凄切,可是知心朋友是不会因为分隔万里而彼此疏远的,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会觉得好象近在咫尺一样。曹植在他的《赠白马王彪》诗中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但这两句更为凝炼、概括。
 
  最后两句是说:我们不要象小孩子和女子似的,在分手的路上让眼泪沾湿了袖巾。
 
  整首诗写出了两人友情的真挚不移,并且表露了诗人浩阔的胸怀,远大的志向。这样来劝别远行的人,自然会使他精神开朗,意气高昂。从文字风格上看,则是壮阔明朗、朴实严整,使人自然地觉得它有一种健康壮实的艺术美,这是那种意识低下、感情虚伪的宫廷文学所绝对没有的。
 
 
【鉴赏2】
 
   少府即县尉。杜少府是王勃的一位朋友,与王勃境遇相似, 此次入蜀去赴县尉任,仍是偏佐之职。写作此诗时,王勃正在京城长安, 任沛王府侍读,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两个年轻人,虽然身处下僚,但他 们对生活和未来仍有着很高的期望和希冀,对自己的才能也深信不疑,从 而使这首送别诗劲爽刚健,具有同一般离别诗不一样的特色。
 
     首联发语浑厚。“城阙辅三秦”,点明送别的地点是在长安。唐时期 的长安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都市,更兼其被充满着历史和文化积淀的 三秦之地所辅翼,更显得气象森严肃穆,遥望远处的风烟,似乎看到了杜 少府将要去赴任之地岷江之上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 津、江南津。此处一实一虚,送别之地实,遥望之地虚,而“三秦”与“五津” 属对工稳,气势沉郁,实为千古佳对。
 
   次联点明诗旨。此诗是送别诗,而送别之中,又蕴含着对彼此身世的 叹惜:我们今天在这里离别,其实我们不都是在宦途中奔走的人吗?诗的 情感似乎一顿,由沉郁转为悲伤,然而此诗的佳处,正在后四句。只要我 们的知己之意永存,那么就算我们分隔天涯海角,我们的心灵也会紧紧地 联系在一起。那么,我们何必在这分手的歧路上仿效那世间的俗儿女们, 哭着鼻子而泪湿沾巾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颂的名 联。此句用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诗意而变化之, 由雄健转向深挚。
 
   末联的语意更是充满了年轻人的激情。胡应麟《诗薮》 云:“终篇不著景物,而兴象宛然,气骨苍然,实首启盛、中妙境。”此诗确是 唐诗兴象之滥觞。
 
   江淹《别赋》有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自古以来的别离诗,就 以悲伤为主要的情感基调。王勃用年轻人的心灵,用年轻人的笔调,写下 了这首别具一格的离别诗,将悲酸之意一扫而空,而独标高格,劲步千古, 沉着刚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