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四首(其一)

2018-05-30 可可诗词网-王昌龄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
      这是一首赞美幽燕豪士而告诫莫学游侠儿的边塞诗。此诗一、二句点出边 塞季节和地点,描写边塞景色:八月深秋,空阔桑林,知了鸣噪;萧关道上,天高气爽。 三、四句描写边塞气候、景色的变化:出塞之后再入塞,气候变得寒冷,关塞内外,处处 黄沙,丛丛芦草。此二句极写边塞的萧疏、苍凉、寒冷。五、六句写征人守边报国的精 神。自古以来,幽燕多豪杰之士,他们守卫边疆,骁勇善战,常年伴黄沙,一直到老。这 是诗人对戍边者的赞扬,也表示了对他们的深切同情。此二句与王翰“醉卧沙场君莫 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意思切近,异曲同工,各尽其妙。最后二句说,不要学 习游侠儿,自恃勇武,在众人面前,矜夸自己的“紫骝”宝马。此劝诫游侠少年之言,尤 为实在而真诚。此诗前四句写景,突出边塞荒寒冷落;后四句通过“幽并客”与“游侠儿” 的比较,表现了诗人的非战情绪。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塞下曲四首(其一)》
    .[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 《 sāi xià qǔ sì shǒu ( qí yī ) 》 
    《 塞  下  曲 四 首   ( 其 一 ) 》 
    .[ tánɡ ]. wánɡ chānɡ línɡ.
    .[ 唐   ]. 王   昌    龄  .
    chán mínɡ kōnɡ sānɡ lín , bá yuè xiāo ɡuān dào 。 
    蝉   鸣   空   桑   林  , 八 月  萧   关   道  。 
    chū sāi rù sāi hán , chù chù huánɡ lú cǎo 。 
    出  塞  入 塞  寒  , 处  处  黄    芦 草  。 
    cónɡ lái yōu bìnɡ kè , jiē ɡònɡ chén shā lǎo 。 
    从   来  幽  并   客 , 皆  共   尘   沙  老  。 
    mò xué yóu xiá ér , jīn kuā zǐ liú hǎo 。 
    莫 学  游  侠  儿 , 矜  夸  紫 骝  好  。 
  • 《塞下曲四首(其一)》
    .[唐].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共塵沙老。
    莫學游俠兒,矜夸紫騮好。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译文】 行进在深秋八月的萧关古道,耳听那寒蝉在落叶空疏的桑林间凄然鸣叫。出塞入塞倏忽间已寒风萧萧,抬头望去满目是起伏的枯黄芦草。从古以来幽并豪客慷慨赴边沙场终老,谁学那游侠浪子只是矜夸手中剑利、座下马好。

    【翻译】
    蝉鸣空桑林,秋蝉哀鸣在空寂桑林,
    八月萧关道。八月爽气满萧关大道。
    出塞入塞寒,出塞再入塞气候变寒,
    处处黄芦草。处处黄沙哟片片芦草。
    从来幽并客,自古以来幽并的豪士,
    皆共黄沙老。都伴随黄沙一直到老。
    莫学游侠儿,请不要效法那游侠儿,
    矜夸紫骝好。夸耀自己的紫骝马好。
  • ①塞下曲:由汉乐府《横吹曲辞》中的《出塞》《入塞》衍变而来,多描写边塞 战争。
     
    ②萧关:又名鄣关,在今甘肃固原市之东南。
     
    ③幽并:即幽州、并州,包括河北、 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④游侠:古代好交游、勇于急人之难的人。
     
    ⑤矜夸:矜其所能以自 夸大。《汉书·地理志》下:“太原上党又多晋公族子孙,以诈力相倾,矜夸功名。”紫骝: 良马名,又名枣骝。杨炯《紫骝马》:“侠客重周游,金鞭控紫骝。”


     
  •       据笔者考证,这首诗是王昌龄入仕前游边于西北萧关一带时所作。前四句通过对寒蝉哀鸣、桑林叶落,塞草枯黄等一系列自然景观的描绘,渲染了边塞穷秋的衰飒肃杀之气;后四句议论,对为国戍边、历尽艰辛、终老沙场的幽并男儿,表示了热情的赞扬。全诗基调慷慨,感情苍凉;“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两句,可谓长歌当哭,令人涕下;若作豪语看,终觉乏味。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这首乐府歌曲是写非战的。诗由征戍边塞不回,而告诫少年莫夸武力,抒发非战之情。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这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国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后来的反战主题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边塞之地,也是许多读书人 “功名只向马上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的追逐名利的地方。然而,诗人从这些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皆共沙尘老” 的无奈结局。末两句,以对比作结,通过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善于驰骋,耀武扬威地游荡,甚至惹是生非而扰民的所谓游侠的讽刺,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前面讲的幽并客的时候,作者还没有什么贬意,字里行间里还隐约可见对于献身沙场壮士的惋惜之情。用 “游侠儿” 来形容那些只知道夸耀自己养有良马的市井无赖,作者的反战情绪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本诗写边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 写戍边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讽喻市井游侠,又让人看到了唐代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
     
  •     王昌龄的边塞诗大多气势昂扬,曲意深远,可与岑参媲美。
     
       虽然刚刚初秋八月,可是萧关大道却是一派衰败景象:孤蝉哀鸣,桑叶凋落,桑林空寂。处在出塞入塞的边关重地,在侵透心底的阵阵寒气里,处处是枯黄的芦草,毫无生气。诗人遥想从古至今有多少来自幽州并州的戍边将士,在这里共伴黄沙抵风抗寒戍守边关,又有多少人埋尸黄沙。诗人劝喻世人,不要学那些游侠儿,逞武恃强,夸赞什么自己的马好,功夫好,义气深。那和这些戍边健儿比来,太无聊了。
     
       这首诗赞讽并存。首句虽言鸣蝉,实为写人。由于古人多在村庄边植桑故有以桑梓代家乡的说法。因此,此处之桑林也有家园、村庄之意。本该繁荣的庄园,因战争而空;不管哪里来的好汉,都是抛家舍业到边关来征战,这征战又使多少人没了收成,空了家园。但也正是这些健儿抛家园,才得以保住国家安宁。所以诗人在写征战之士的辛苦之时,更道出他们的豪情。劝那些自恃勇武的人向他们学习,保家国平安;同时也讽告那些勇武恃侠的人,不要因功好战,挑起这毁家失业的战争。
     
          此诗写出了保家卫国健儿们的辛苦,也道出了对他们的敬意,婉曲的诉出了对世人的希望,同时表明了作者希望远离战争,企望和平的愿望。
     
  •  《塞下曲》是盛唐边塞诗人王昌龄创作的组诗,总计四首,此 为第一首和第二首。第一首,诗人通过描写边塞景色,表达自己反对战争 的思想。第二首,诗人从荒凉的边塞环境人手,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 与战争的残酷,发人深省。
     
        第一首侧重描写边塞的异域风光,并表达对战争残酷性的看法。前 四句着重描绘边塞的萧瑟秋景。“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意思是知了 在枯秃的桑林中鸣叫,八月的萧关道上秋高气爽。“出塞入塞寒,处处黄 芦草。”记得当初出塞时天气还算不错,如今却已是寒意逼人,到处可见稀 疏衰黄的芦草。作为长期驻守塞外的诗人,王昌龄对塞上的气候景物变 化自是了然于心,此四句所写之塞外景象,无不充溢着苍凉与凄寒的 格调。
     
       后四句则从写景转入对战事的 追忆。自古以来幽并的豪杰们,后 来都沦落到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千万不要学那些自恃勇武的“游侠 儿”,总是自命不凡地夸耀自己的骏 马多么能征善战。“幽并客”,在此 泛指燕赵豪杰之士,古有“燕赵多慷 慨悲歌之士”的说法,这些“幽并 客”,都曾经热血澎湃,希望开疆拓 土,建功立业。然而他们的最终结 局却是什么呢?不过是“三千功名尘与土”,均被这漫漫尘土与黄沙所湮 没。那些身跨骏马,成天游荡,惹是生非的“游侠儿”,他们哪里知道战争 的残酷?行文至此,诗人对幽并客与游侠儿的讽刺,以及强烈的厌战情 绪,已展露得淋漓尽致。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