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

2018-06-18 可可诗词网-王之涣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
    唐代诗人王之涣 (688—742) 写的五言绝句。鹳雀楼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楼 三层,前瞻中条山,下瞰黄河。唐人在楼上留诗很多,这一首最为出色。

     这首诗写景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二十个字展现出壮阔的境界,气魄雄浑浩茫。前二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白日、群山、黄河、大海、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纳入画幅之中。“白”与“黄”相互映照,色彩灿烂夺目。后二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面上只是写想登上楼的顶层望得更远,却道出了一个高瞻方能远瞩的哲理,把诗篇推到一个催人奋发向上的更高境界。

    这首诗全篇对仗。前一联用“正名对”写景,正正相对,非常工整;后联改为“流水对”抒情,字面相对,却一意贯通,使人不觉是用对仗。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十分纯熟,全诗绝无板滞之感。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 dēnɡ ɡuàn què lóu 》 
    《 登   鹳   雀  楼  》 
    .[ tánɡ ]. wánɡ zhī huàn 
    .[ 唐   ]. 王   之  涣   
    bái rì yī shān jìn , huánɡ hé rù hǎi liú 。 
    白  日 依 山   尽  , 黄    河 入 海  流  。 
    yù qiónɡ qiān lǐ mù , ɡènɡ shànɡ yì cénɡ lóu 。 
    欲 穷    千   里 目 , 更   上    一 层   楼  。 
  •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译文】 落日依傍着远山天光辉煌,黄河冲涌起浪滔流入海疆。要放眼远眺尽览美景,唯有举步攀登向更高层楼迈上。

    【原诗今译】
     
    太阳沿着远山慢慢沉没,
     
    流入大海的是浩浩黄河。
     
    要使目力看得更远更远,
     
    那就要再登上一层楼阁。
  • ①白日:傍晚。
    ②尽:没有。
    ③入海流:即流入海。
    ④欲:想要。
    ⑤穷:尽。
  • 【集评】 唐·靳能:“公名之涣,字季陵,本家晋阳,宦陵绛郡……幼而聪明,秀发颖悟。不盈弱冠,则究文章之精;末及壮年,已穷经籍之奥……惟公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大略,倜傥有异才。尝或歌从军,吟出塞,皦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至夫雅颂发挥之作,诗骚兴喻之致,文在斯矣,代未知焉。惜乎!”(《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郡墓志铭并序》引自《唐代诗人丛考》第56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宋·计有功:“之涣,并州人。与兄之咸、之贲皆有文名。天宝间人。乐天作滁州剌史郑昈墓志云:‘与王昌龄、王之涣、崔辅国联唱迭和,名动一时。’”(《唐诗纪事》卷十九)
     
    宋·沈括:“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梦溪笔谈》卷十五)
     
    宋·司马光:“唐之中叶,文章特盛,其姓名淹没不传于世者甚众。如河中府鹳雀楼,有王之涣、畅诸(一作畅当)诗……二人者,皆当时贤士所不数,如后人擅诗名者,岂能及之哉!”(《温公续诗话》)
     
    清·沈德潜:“(此诗)四语皆对读去,不嫌其排,骨高故也。”(《唐诗别裁集》卷十九)
     
    今·袁行霈:“一开头的‘白日’二字和诗里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正相吻合。这首诗所写的景色是日落黄昏时的景色,但丝毫也没有黄昏时分的萧瑟、暗淡和朦胧,而是给人以辉煌灿烂的感觉。诗里激荡着对于光明的留恋和追求,是那一轮当空四照无比辉煌的‘白日’,渐渐地隐没于山后了,所以要‘更上一层楼’,追上那将要逝去的白日,追回那光辉壮丽的时光。”(《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第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点评】 这首千古传唱的绝句历来为人称道:或赞其笔致纵 横、形势天成、气象阔大,或誉其情景交融、极目驰怀、诗思高远,或称其朗朗上口、明白如话、又溶注哲理,或赞其句工韵谐而富有变化、节奏起伏而快中见稳。总之是“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清·沈德潜语)进一步追问,短短“五绝”何以产生如此完美的艺术效果?这又同讲求“意境”的盛唐诗人对于诗艺世界的“空间”处理有着直接联系。首先,登楼远眺,放眼“千里”,山河落日,苍茫阔远,诗人纵笔取“境”,竭力拓展着“现实空间”;其次,由登楼引发,又由进一步攀临生发,诗人把捉此情此景而升华胸襟怀抱,去发散、去追逐“心理空间”;再次,诗人将诗化的“多维空间”构建于特定的“语义空间”之中——“白日依山”乃是天地衔接之端沿,“黄河入海”又为水流不息之归宿;极目所“穷”与未“穷”,登临所达及未达;这一切似是语义,也是诗歌意境的极限,同时又是更深邃的意蕴、更阔过的境界的起点。正是现实空间、心理空间、语义空间的奇异融合,涵括了对于自然、人生、宇宙的深入体味,故而“使人神远”。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沈括 《梦溪笔谈》 卷十五有云: “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而在这三篇中,王之涣的一首尤其脍炙人口。
     
        全诗四句,每句都写 “登鹳雀楼” 的所见所感。
     
         首句 “白日依山尽” 中的 “依山” 二字,是 “尽” 的状语,表现了登楼远眺中白日傍山而落,以至于 “尽” 的景象。这一景象,包含了时间推移的过程,不是静景,而是动景。这动景,是诗人望中所见,因而也体现了诗人望中所感。诗人登楼远眺,留连忘返,从白日当空望到白日依山,又望到依山而尽; 在这个时间推移的过程里,对美好的时光、美好的景物,流露了恋恋不舍之情。“依山” 的 “依”,兼有依傍、依恋的意思。“白日” 无知,朝出夕落,并不会有什么情感的波动。但在诗人眼中,它的确是依山而尽的,于是融情入景,寥寥五字,就展现了一幅景中含情的图画,使人联想起无限好的夕阳、美丽的晚霞和霞光里耸立的雄山峻岭,并对如此美好的时光、美好的景物,产生了不胜眷恋的情感。
     
        “黄河入海流” 与首句字字对偶,铢两悉称。“入海” 二字,也是“流” 的状语。伫立在鹳雀楼上,地势虽高,但决然望不见黄河入海,望见的只是黄河在楼下奔 “流”。像杜诗 “平野入青徐” 中的 “入”字一样,这个 “入海” 的 “入” 字,也来自基于生活经验和地理知识的艺术想像。而一用 “入海” 作为 “流” 的状语,就如同用 “依山”作为 “尽” 的状语,把客观景物写活了。黄河此刻虽在鹳雀楼下奔“流”,距离大海尚有数千里之遥,但它的目标、它的理想,则是流入大海,而且终归要流入大海。这就赋于黄河以崇高的理想,从而也表现了诗人的阔大胸怀。同样,“入海流”不是静景,而是动景。看吧:晚霞映照,河面上飞溅起万点金光,这条黄色巨龙,咆哮着奔向遥远的大海,诗人的目光,也被带到遥远的东方。当然,黄河要流入的大海,还是看不见的,而心却早已飞向大海了。如果能够看见大海,那该有多好! 于是水到渠成,转出三、四两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一二两句所展现的图景已经够阔大了,但诗人并不满足,还要“更上一层楼”,远眺更远更广的天地,饱览千里以外的自然景色。但“更上一层楼”之后究竟看见了什么,却没有写,也用不着写,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像的广阔空间。
     
      这后两句诗还有更深刻的含意。不管作者的主观意图如何,它实际上体现了这样一种哲理: 站得愈高,看得愈远。做任何事情,要从高处看、远处看,才能看得广阔,看得全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原因就在这里。
     
       让我们再看看李益和畅当的诗。畅当《登鹳雀楼》 云: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李益 《同崔邠登鹳雀楼》 云:“鹳雀楼前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这两首诗都很不错,但和王之涣的诗相较,就未免逊色,传诵不如王诗之广,并非偶然。王诗短短二十字,既写景,又抒情,情由景生,景以情显,给人以尺幅千里,意境壮阔的感受,使人于美的享受中开拓心胸,得到哲理的启示,受到精神的鼓舞。四句诗两两对偶,但由于意境阔大,气象浑成,因而既整丽,又流动,不见斧凿痕迹,在艺术上是十分成功的。
     
     
  •     鹳雀楼,也写作“鹳鹊楼”,在今山西省的永济县。旧楼在县城西南的黄河中高隼处,因常有鹳雀栖息在上而得名。楼共有三层,平眺中条山势,俯瞰黄河流水,堪称黄河中游的一处登临胜地。唐代以登鹳雀楼为题的诗有好几首, 而 “惟李益、王之涣、畅当的诗, 能状其景”。(沈括 《梦溪笔谈》)这三首中,李诗为一首七律,畅诗与王诗皆为五绝,而且同题《登鹳雀楼》, 这就从题旨和文体上给我们提供了比较鉴赏的各种可比条件。
     
      畅当的诗是这样写的:
     
     
    迥临飞鸟上,高出尘世间。
     
    山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全诗四句都用作写景。前两句极言鹳雀楼之高, 当然运用了夸张手法;后两句写鹳雀楼上视野之广: 广袤的原野, 远处是连绵不断的山峦,黄河的流水犹如 一把利剑穿入群山之中。全诗能紧紧扣住鹳雀楼周围景物的特点,剪裁精当, 且绘景状物纵横排阖,颇有一番雄健苍劲的气势。所以,沈括把它列为唐诗同类题材的三佳之一,并无失当。
     
      王诗只用两句写景,写群山簇拥下西沉的落日,写奔腾澎湃中入海的黄河。诗人以形象却又朴实的语言展现的广阔视野中的万里河山,对于熟谙“登高才能望远”这一常理的读者来说, 自然会以这无限邈远的诗境中想象出鹳雀楼的高峻。写登楼而不写高,只以视野之广来衬托登楼之高,比起畅当用直露无遗的 “迥临”“高出”等铺陈来, 正是王诗稍胜一筹的地方。
     
       同样是写视野的广阔,畅诗虽然气势磅礴,却远而不深,广而有限,难免有气促韵短之感。“山势围平野”,广阔的原野毕竟被山势所隔: “河流入断山”,悠远的江河终究被群山所断,景囿于所见,意尽于所言,失去了诗贵 “精骛八极,心游万纫”的神韵。而王诗的两句却有另一番新意: “白日依山尽”的壮观, 开阔了你的胸襟, 又引逗起你对被群山隐去的白日沉入茫茫云海的遐思,视野所及,从语言呈现的看得见的山前景色带到了语言蕴含的看不见的山后境界。山西永济离黄河入海处,中隔河南、山东两省,鹳雀楼纵有凌云高阁,人之肉眼恐也难以跨越迢递关山。“黄河入海流”乃是诗人用无限的想象开拓有限空间的又一神来之笔,它所展现的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畅诗的 “入断山”是远远不能此拟的。
     
        畅当描摹的山水景色,苍劲有余,而疏放不足,雄大挺脱中不免有枯燥单调之感。王之涣在自己所展示的画卷中,平添一轮西沉的白日,不难使我们联想起那游弋云空的晚霞,这就给恢恢苍茫的背景泼洒上一层炫人眼目的色彩, 在雄山大江的峻拨和浩荡之中, 渗出了些微落日余辉的柔和。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看似两句即景生情的诗,写诗人登楼的心情,其实仍然是绘景状物的精笔。前面两句,远眺景物的旷阔,似乎已经登峰造极, 却不料诗人匠心独运,偏说这还不是最高处的所见, 画外之音, 言外之意,就是说楼还要高,景还要广。在上下文的平淡自然的承接中, 出人意外地把诗篇推引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其实,即使真的更上一层楼,看到的无非仍是白日依山,黄河入海而已,然而诗人的工力正表现于此。”前人有咏月者说: ‘最好莫如十四夜,一分留得到明宵。’王之涣懂得这个道理, 所不同的是他实写了中秋之满月, 而又偏说它是十四夜月罢了。”(吴熊如等《唐宋诗词探胜》)诗人的良苦用心在于:吟咏一首写景状物的山水诗,他恰恰不是垂青于对客观自然的一览无余的描摹,而是刻意追求创造一种深邃的诗意和悠长的韵味去启迪读者的想象。这种婉转含蓄的写法, 实在是吟诗作文的要旨。
     
        畅当和王之涣的这两首五绝都是全篇对仗的。畅诗的两联对得极工,或许正是因为太注重语言的工巧了,反而显出斧凿之痕,行文拘板而不流转。而王诗能避免这些缺陷, 主要是他注意了对仗运用的变化。前两句用的是正对,即并列的事物两两相对;后两句则用流水对, 即两句在意念上联贯而下,一气呵成,在朗朗上口的吟诵中似乎感觉不到这两句还是极工的对仗。正对体现了均衡美,却往往失之于呆板,流水对则能扬长避短,王之涣能结合起来使用, 可见诗人在对仗的运用上也有不俗的工力。
     
         最后还要提到的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已经远远超出了诗歌本身所达到的艺术成就。千百年来,与其说这两句是作为五绝佳句著称于世的话,倒不如说作为座右铭,曾经伴随着多少人在人生的征途上不断地探索和进取。
     
  •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为“(北)周宇文护造”,是唐代著名的登临胜地。据《清一统志》记载:旧楼在山西蒲州府城(治所在今永济蒲州镇,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鹊栖其上,遂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 “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作是首七律,气象衰颓;畅作原是五律(见王重民《补全唐诗》),纵观全诗,有句无篇。唯有王这首状景抒怀的五绝,才称得上是格韵双绝的佳作。
     
       诗的上联采用大笔勾勒法,写登楼的见闻和感受。诗人并不拘泥于抒情对象本身的具体形态,而是善于迅捷地抓住登楼览胜的视觉特征,“万收取一”,以少总多,仅用十个字就气势磅礴地勾勒了高山大河极其壮阔的境界。首句通过写“白日”,巧妙地写“前瞻中条”。中条山脉长百余里,由东北走向西南,蜿蜒于楼前。其主峰雪花山正雄踞于楼东十五里处。所谓“依山尽”,是写从中条山后升起的朝阳,依傍着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行,终于为群峰所阻。日行受阻,正是烘托山之巍峨高峻。次句写“下瞰大河”。黄河南流经蒲州西城,汇入涑水而水量大增,于是在一片令人惊心动魄的訇然雷鸣声中奔腾东去。“入海流”三字,把当前景与意中景融合为一,写了目送黄河直奔大海的壮观,渲染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声势。这两句用大自然中最富有表现力的景物,述登楼之所见,显示景物的气势和风神。不言楼高而其高自见,不言四远空阔而空阔自见。刘熙载云: “问短篇所尚,曰: ‘咫尺应须论万里’。”在这写意似的两笔中,山川景象备于一处,远近高低的动景静物瞬息万变,各呈奇姿。景象壮阔,气势雄伟,展示了山河壮丽的图景。
     
       诗的下联,陡起高潮,翻出新意,既写了一时实感,显示了诗人极目骋怀的雄心和气吞寰宇的胸怀,又寄理于情,把诗境升华到哲理的高度,启示人们在创造历史的进程中,应高瞻远瞩,不断进取,不断创造,自强不息,追求更高更美的境界。
     
      诗人以“最为难工”的五绝短篇,却写得“节短韵长,包含无穷”。上联写景,下联抒情,景以情显,情由景生,两者可谓衔接自然,相得益彰。
     
        王之涣生活的时代,唐帝国繁荣昌盛已达顶峰。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进取的时代,一种乐观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无不渗透在当时的优秀诗人的作品中。在这首诗中,诗人豪迈壮阔的襟怀,执着追求的精神及其创作个性,抒情对象本身的雄浑壮阔、气势磅礴的特色以及昂扬奋发、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三者,达到了完满的契合。所以,这首绝句不愧为千古传诵的杰作。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