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书谱
书学论著。一卷。宋姜夔撰。前有宋嘉定戊辰(1208年)天台谢采伯序,称是书为该年据撰者手稿刊行。(撰者事迹参见“《白石诗词集》”条)
姜夔于诗词文论之外,又长于书法,谢采伯见其手稿后曰“笔力遒劲,波澜老成”。该书名为续孙过庭《书谱》而作,却与《书谱》体例全不相类,内容也无承续关系,故多遭后人非议。书中所载共二十则,一总论、二真书、三用笔、四草书、五用笔、六用墨、七行书、八临摹、九书丹、十情性、十一血脉、十二燥润、十三劲媚、十四方圆、十五向背、十六位置、十七疏密、十八风神、十九迟速、二十笔锋,全面论述了书法创作的各个方面。书宗钟、王,以为王献之以下用笔已失正法,唐宋则更自不待言,立论大胆,故后人以为其持论不免过高,常遭非议。书中所论有许多精采之处,如“向背”条云:“向背者,如人顾盼,指画、相揖、相背,发于左者应于右,起于上者伏于下,大要点画之间,施设各有情理,求之古人,右军盖为独步。”谢采伯以为其“议论精到,三读三叹”,也为后世书家所重视。但该书也有混杂粗陋之处,如“劲媚”条下注云“见性情”,“燥润”条下注云“见用笔”,皆有目无文。书中“性情”一则全录自孙过庭《书谱》,而“草书”后所附“用笔”一则又为世俗所传“永字八法”,倘未叙及草书之用笔。这些失误已常为后人所指辨。
该书有《百川学海》本、《百名家书》本、《王氏书苑补益》本、《白石道人四种》本、《格致丛书》本、《四库丛书》本等。
姜夔于诗词文论之外,又长于书法,谢采伯见其手稿后曰“笔力遒劲,波澜老成”。该书名为续孙过庭《书谱》而作,却与《书谱》体例全不相类,内容也无承续关系,故多遭后人非议。书中所载共二十则,一总论、二真书、三用笔、四草书、五用笔、六用墨、七行书、八临摹、九书丹、十情性、十一血脉、十二燥润、十三劲媚、十四方圆、十五向背、十六位置、十七疏密、十八风神、十九迟速、二十笔锋,全面论述了书法创作的各个方面。书宗钟、王,以为王献之以下用笔已失正法,唐宋则更自不待言,立论大胆,故后人以为其持论不免过高,常遭非议。书中所论有许多精采之处,如“向背”条云:“向背者,如人顾盼,指画、相揖、相背,发于左者应于右,起于上者伏于下,大要点画之间,施设各有情理,求之古人,右军盖为独步。”谢采伯以为其“议论精到,三读三叹”,也为后世书家所重视。但该书也有混杂粗陋之处,如“劲媚”条下注云“见性情”,“燥润”条下注云“见用笔”,皆有目无文。书中“性情”一则全录自孙过庭《书谱》,而“草书”后所附“用笔”一则又为世俗所传“永字八法”,倘未叙及草书之用笔。这些失误已常为后人所指辨。
该书有《百川学海》本、《百名家书》本、《王氏书苑补益》本、《白石道人四种》本、《格致丛书》本、《四库丛书》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