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警悟

2025-02-01 可可诗词网-古籍名著 https://www.kekeshici.com

        丛书。全书共七集,六种,四十一卷(一作四十卷)。南宋俞鼎孙、俞经同辑。辑成于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
        俞鼎孙,宋太学生。俞经,宋上舍生,俞鼎孙之兄。
        此书系我国首次综辑诸书汇于一书的丛书,不像类书那样有特定的编纂体例,只是将时代近接,学派相同之作,另编目录统排卷次,与后来丛书不分派别不限年代者,犹有不同。全书收录汪应辰《石林燕语辨》、程大昌《演繁露》、《考古编》、马永卿《嬾真子录》、陈善《扪虱新话》、俞成《萤雪丛话》等著作。内容主要记载有关宋代典章制度、佚史遗事、人物琐事、故事传说、名物考证、诠释诗赋等,颇有史料价值,可补史传之缺。如宋叶梦得的《石林燕语》,虽是南宋一部比较重要的笔记,然而成书于战乱之际,图书散失,考据还有失真之处,汪应辰作《石林燕语辨》二百零二目(其中三条有目无文),纠正其中的一些失误。又如《演繁露》考证名物典故,近似辞典,常为后人所证引。其他诸书,也各具特色。
        是书流传不广,明永乐间编修《永乐大典》时,未见此书,因此前人考证丛书源流,每以宋左圭辑《百川学海》为综合丛书之鼻祖。后经清缪荃孙等考证,始知中国丛书始于《儒学警悟》,它较刻于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的《百川学海》,早出七十二年。从辑成年代看,当推为古今丛书之祖。因此缪氏在校刻《儒学警悟七集序》中赞称:“《儒学警悟》既为丛书之鼻祖,又为海内之孤帙,其中《燕语辨》一集,更为直斋(宋陈振孙)未见,《大典》未录之书,一旦复出,不可谓非人生之幸事也。”足见其书之珍贵。
        原书已佚,只有抄本流于民间,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有书贾从山西得到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王良栋抄本,先后被清宗室盛伯羲(昱),近代藏书家、校勘家缪荃孙收藏。经缪荃孙、傅增湘校勘后,于民国八年(1919年)始由武进陶湘刊印,至民国十一年(1922年)成书。嘉靖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日本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宋史·艺文志六》子部类事类著录俞鼎、俞经《儒学警悟》四十卷。案,俞鼎当为俞鼎孙之夺。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