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杂诗(其一)》

2019-06-25 可可诗词网-中外名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秦淮杂诗(其一)》

王士禛

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似残秋。

【注释】 肠断: 即 “断肠”,形容极度思念或悲伤。秣陵: 南京的古称。

【诗大意】 一年多来,我一直在极度思念留恋南京,为南京的 “秣陵舟”和“秦淮水上楼”而梦绕魂牵。那最令人销魂难忘的春季,一连十几天吹着微风下着细雨,整个大地笼罩在水雾中的一片朦胧,浓春如残秋般疏淡、清幽。

【赏析】 《秦淮杂诗》 是组诗,共有14首。王士禛于顺治十六年(1659) 任扬州推官,至康熙二年 (1663) 为止,在任五年。其间常至南京停留。顺治十八年(1661)他又到南京小住,寓于秦淮布衣丁继之家中。丁氏少时尝习声伎,经常出入歌姬聚居的旧院,亲见明末名妓马湘兰、脱十娘、沙宛在等人,故能缕述曲中遗事。明亡后,繁华消歇,秦淮胜景不复存在。作者依丁氏所述及其他材料写成《秦淮杂诗》14首,伤时吊古。本篇原列第一,带有总述的性质,其余13首分咏六朝以来秦淮往事。

这首七绝可以看作是王士禛倡导“神韵说”理论的一个标本。前两句直诉自己对秦淮风物的思念与伤感,用的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互文对举”的手法。“肠断”、“梦绕”分属两句,但兼领“舟”与“楼”。面对今日水榭花开、画船笙歌的景色,想起“长桥无片板,旧院剩瓦砾”、“汤池蔓草,辇路斜阳”的历史巨变,这“秣陵舟”与“水上楼”曾装载过无数的歌舞欢乐,迎送了多少人来人去! “舟”与“楼”是秦淮兴亡盛衰的见证,是历史的悲欢哀怨的载体,诗人当然要为之梦绕魂牵,伤感肠断了。三四句是进一步补述思念销魂的内容:春天,整个秣陵大地是一连十几天都笼罩在迷离的和风细雨中,如残秋般凉爽清幽。江南春天的美是令人称赞和留恋的,如白居易《忆江南》词:“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而王士禛的诗没有对此下判断,而是在刻意描绘一幅画,这幅图画里没有狂风,没有急雨,没有烈日,也没有强烈的色彩,只有符合他的“神韵”理论提出的东西:缥缈、淡远、空灵和意味含蓄,一切断语都让读者去心领神会。

但这首写景诗又隐含作者一种象征意蕴。面对“六代豪华春去也”的秦淮风物,诗人不免有兴亡之感,甚至有追念明亡的故国之思。作此诗的前一年,顺治十七年 (1660) 明遗民余怀曾写 《金陵咏怀古迹》诗寄王士禛,王回赠五绝:“千古秦淮水,东流绕旧京。江南戎马后,愁杀庚兰成!”王士禛24岁的成名作《秋柳》开头两句:“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这都可以证明他这首七绝描绘的图画含有一种象征意味: 是历史的风雨送走春光,催送着春秋代序,吹打着 “浓春” 转为 “残秋”!那逝去的往昔,留在人们追忆中的和感情上的就如梦中思念的“烟景”那样遥远、模糊、冲淡、迷离!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