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诗(其一)》

2019-09-20 可可诗词网-中外名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悼亡诗(其一)》

潘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髣髴,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怳如或存,周遑忡惊惕。如彼翰林鸟(11),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12)。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13)。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庶几有时衰(14),庄缶犹可击(15)

【注释】 ①荏苒(ren ran忍染):(时光)渐渐过去。②之子:那人,指亡妻。穷泉: 即泉下,指埋葬死人之处。③重 (chong 虫)壤: 犹黄泉,指地下。④克从: 能够跟从、相伴。克,能够。⑤淹留:停留、久留。⑥僶俛(min mian敏免): 勤勉、 努力。 ⑦髣髴: 即 “仿佛”, 相似而不真的形象。⑧翰墨: 笔墨。⑨怅怳: 即 “怅恍”,恍惚。⑩周遑:一作“回惶”,惶恐。忡 (chong充):忧虑不安的样子。惊惕:失常不定。(11)翰林鸟:指长林鸟。(12)析:离散。(13)霤(liu六):屋檐滴下的水。(14)庶几:差不多。(15)庄缶(fou否):庄子击缶而歌。缶,瓦器,大肚小口。

【诗大意】 时光荏苒,冬春代谢,寒暑流易,一年过去。你不幸谢世,幽明永分离,再不能相聚,我久留何益?想回朝赴命,勤奋听役。望庐思亲人,入室想那过去。帏屏不见倩影,尚有笔墨遗迹。房中散着芳香,遗物挂在墙壁。恍恍惚惚好像还活着,惶恐不安又忧虑。如那双栖的长林之鸟,一朝单飞;如那游川之鱼,比目离异。春风吹拂,檐水滴沥。寝息何时忘记? 沉忧日夜盈积。不日将要衰老,何如庄周击击,唱歌自娱。

【赏析】 此篇是诗人悼念亡妻杨氏之作。杨氏是荆州刺史杨肇之女,元康八年(298) 秋天,卒于洛阳德宫里。潘岳悲痛欲绝,在安葬妻子时写了 《哀永逝文》。时光荏苒,转眼一年,潘岳服丧完毕,须按规定复职。临行前他依依不舍地留连虚室,徘徊坟茔。行迹所历,触目所见,无不引起他的悲伤、怀念,于是写了 《悼亡诗》三首,此篇是第一首。本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行止的叙述,深刻地表现了真挚强烈的伉俪之情。

前八句写徘徊坟茔所见所感。光阴茬苒,冬春代谢,一年过去,亡妻独赴黄泉,孤苦伶仃,幽明永隔,再也无法相聚。头两句交待时光的流逝,同时又是兴起,引起诗人的伤怀。“之子归穷泉” 以下,是徘徊坟茔时产生的心里活动: 有对亡妻的悼念,有丧偶的悲哀,有去留的考虑,最后决定回朝复命,看似决绝,实则更表现诗人的缠绵伤痛。这里笔触细腻,情景交融。

中间八句,写望庐入室的所见所感。开头两句总写对亡妻的悼念,以工对出之,又互文见义,极见深切缠绵之意,并提领以下六句。“帏屏”四句以扇面对方法,细腻地描绘入室后睹物伤情之状: 由屏风、帏幕想到妻子的芳姿 ,却不见踪影,只有那余香隐约:从留下的笔墨文字、壁上的遗物,想起昔日妻子挥毫作书。杨氏出身于擅长书法之家,父兄“善草隶文艺” (潘岳《杨仲武诔》)对其颇有影响。这里既是实景勾勒,更是借物抒情,饱含了物在人亡的悲怆。最后两句是直抒胸臆,十个字有七字是同义词,深刻地勾画了诗人极度悲伤的心态神情,颇为委曲深婉。吴淇说: “ ‘周遑忡惊惕’ 五字,合之 ‘怅怳’ 共七字,总以描写室中人新亡,单剩孤孤一身在室内,其心中忑忑忐忐光景如画。”( 《六朝选诗定论》)

后十句为第三层,进一步抒发悼亡之情。前四句以双栖单飞之鸟,比目离散之鱼自比,喻意贴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空寂伤痛。诗人12岁与杨氏定亲,至52岁时杨氏去世,几十年伉俪相随,其情之笃之悲可想而知。“春风” 二句,写春风吹拂,晨霤滴沥,既是景中情,将悲悼之情寄予景中;又是情中景,在悼亡的情眼中,那柳摆春风难道不是伊人的倩影,那晨霤滴沥难道不是心中的眼泪?“寝息”二句以问答式抒写悼妻愁绪。在《哀永逝文》中也说“谓原隰兮无畔,谓川流兮无岸”以比喻愁思无限,与此可参读。最后将传说引入诗中作结,想以庄子击击唱歌的达观态度摆脱自己的忧思,以乐结悲,出人意料,实则更突出诗人的愁思难奈,悲情无限。张溥说潘岳悼亡诗赋文 “有古落叶哀蝉之叹” ( 《潘黄门集》题辞),其评恰当地道出了诗人凄婉哀艳的风格。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