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挑”,挑取。
《诗经·豳风·七月》:“蚕月条桑。”汉郑玄笺:“条桑,落采其葉也。”按:《韩诗》作“挑”。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十六谓“条”乃“挑”之假借,为挑拨而取之。《玉篇》引《诗》“条”作“挑”。按:挑桑,即采桑。晋干宝《搜神记》九《魏舒》:“舒问所生儿何在? 曰:‘因条桑为斧伤而死。’”
分享到:
《诗经·豳风·七月》:“蚕月条桑。”汉郑玄笺:“条桑,落采其葉也。”按:《韩诗》作“挑”。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十六谓“条”乃“挑”之假借,为挑拨而取之。《玉篇》引《诗》“条”作“挑”。按:挑桑,即采桑。晋干宝《搜神记》九《魏舒》:“舒问所生儿何在? 曰:‘因条桑为斧伤而死。’”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571.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