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

2020-06-03 可可诗词网-二十六史 https://www.kekeshici.com

        清末大臣,“帝党”领袖,主战派。字声甫,号叔平,晚号松禅。江苏常熟人。咸丰六年(1856)状元。入翰林授修撰。1858年视学陕、甘,旋任山西学政。1865年为同治帝师傅。1875年光绪帝继位后,署刑部侍郎。次年,入毓庆宫,任光绪帝师傅。历任户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衔,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会典馆正总裁,国史馆副总裁等职。是光绪帝宠信的近臣,“帝党”的中坚。甲午战起,曾与张謇等密议战事,力主与日决战。及大东沟战败,慈禧曾令其赴天津与李鸿章商请沙俄出面调停,翁拒不受命,主张只赔款,不割地。后清廷依《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翁深感国是日非,不别图无以御外侮,兼之慈禧虽云归政然犹事事掣肘,乃倾向变法,立意辅光绪建新政,以夺“后党”之权。因博览新书,详细批阅新派新政条陈,并把西学及国人新论介绍给光绪帝。1895年康有为发起强学会,翁由户部拨款资助,并访康有为详议变法事宜。1898年,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翁遂密荐光绪帝重用康有为主持新政,并先期罢黜了后党孙毓汶、徐用仪的军机之职,终于促成了日后的百日维新。但翁也被慈禧免去了毓庆宫行走职。1898年6月15日,“诏定国是”后的四天,慈禧又强迫光绪将其开缺回籍。9月21日戊戌政变后,又被革职永不序用,并交地方官严加管束。为避免间谍环伺,遂守口如瓶不复更议政事。但临终前犹眷眷不忘光绪帝,口述遗折,愿朝廷“励精图治,驯致富强,四海苍生,咏歌圣德。”(俞自强录:《翁同龢遗折》)宣统元年(1909)诏复原官,追谥“文恭”。著有《瓶庐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等。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