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

2020-06-27 可可诗词网-二十六史 https://www.kekeshici.com

        明代著名的航海家、地理学家。云南昆阳(今云南晋宁)人。其祖先是西域人,回族。原姓马,家贫。明初入宫为宦官,后从燕王(即明成祖)起兵,有功,擢内官监太监,赐姓郑。小字三宝(宝一作保),人称三宝太监。明成祖永乐年间(1403—1424),受成祖之命,通使“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南洋群岛和印度洋一带)。郑和于明成祖永乐三年(1405)七月率领二万八千多人,乘海船六十二艘,从苏州刘家港(今江苏太仓浏河口)出发,到占城、爪哇、苏门答腊、锡兰等地,经印度折回,于永乐五年(1407)返国。郑和曾先后七次下西洋(其他六次是:第二次,明永乐五年至永乐七年,即1407—1409年;第三次,明永乐七年至永乐九年,即1409—1411年;第四次,明永乐十一年至永乐十三年,即1413—1415年;第五次,明永乐十五年至永乐十七年,即1417—1419年;第六次,明永乐十九年至永乐二十年,即1421年—1422年;第七次,明宣宗宣德七年至宣德八年,即1432—1433),前后二十八年,到过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十万多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及伊斯兰圣地麦加,促进了中国和亚洲各国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郑和在航海途中,详细记载所到各国的方位、航程、航向、各地暗礁、浅滩、停泊港口等,最后绘成《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即《郑和航海图》),它是中国第一部航海地图。随郑和下西洋人员马欢著《瀛涯胜览》、费信著《星槎胜览》、巩珍著《西洋番国志》,记述航行中的见闻,这些都是研究十六世纪以前中西交通史的重要资料。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远程航海史上的创举,所乘船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有九桅,可容一千人。这些航行比西方哥伦布、达·伽马等的航行早半世纪以上,舰队规模与船只之大,都超过他们几倍。郑和每到一地,都以瓷器、丝绸、铜铁器和金银等物,换取当地特产,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他所到过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至今还有“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三宝城”、“三宝井”、“三宝垅”等遗迹。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