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史宬
明、清两代国家档案库。位于北京东苑(今天安门东南池子一带),建于明世宗嘉靖十三年(1534)。整个建筑仿古代“石室金匮”之义而建。皇史宬的正殿坐北朝南,面阔九间,黄琉璃瓦庑殿顶,砖拱结构。正殿东西各有配殿五间,是仿无梁殿外形的木构建筑。南面是三开间的皇史宬门,门外有前院,整个建筑面积约二千多平方米。门额以“史”作“㕜”,以“成”作“宬”,左右小门分别有“历左门”和“历右门”字样,“”即“龙”字,均为世宗朱厚熜亲自造字并书写。内有装档案的铜皮鎏金木柜(即所谓“金匮”),都置石台上,石台高一点四二米。明朝末年,放金匮的石台共有二十个,雕云龙纹馏金铜樟木柜一百五十二个。皇史宬中所存放的档案,有历朝实录、宝训等史籍。当时每个皇帝死后,继立者就马上为之专门开局纂修实录,完毕,全部草稿烧毁,而将正本贮放皇史宬,这几乎成为历朝制度。《永乐大典》的副本抄出后也存放在这里。
今日更新
-
徐寿辉建立“天完”政权
[2020-06-27]
-
“小明王”亳州称帝
[2020-06-27]
-
高邮之战
[2020-06-27]
-
陈友谅篡权建“汉”
[2020-06-27]
-
明玉珍入川建“夏”
[2020-06-27]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