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龙雀,咸阳石安(今陕西省泾阳县)人。他少而质直,明解吏事。初为高欢都督府长史,以诚谨见信,高欢遂置之魏朝,寄以心腹。累进侍中、尚书仆射,典掌机密。孙腾既贵显,遂志气骄盈,与夺由己,求纳财贿,不知纪极,生官死赠,非货不行,肴藏银器,盗为家物,亲狎小人,专为聚...
隋朝音乐家。幼时曾从善弹瑟琶的北齐中书侍郎祖珽(孝征)学音乐,后因父获罪被杀,宝常被配为乐户。他擅长多种乐器。隋开皇初,沛国公郑译等定乐,曾召他参议,后奉诏制造各种乐器,以自制水尺为律尺调音,并撰《乐谱》六十四卷,论述“八音旋相为宫之法,改弦移柱之变,...
字子茂,姑臧武威(治所在今甘肃省民勤县东北)人。他出身于仕宦大家,少好历术,专意星象。高欢起兵山东,段荣赞襄之功颇多。封姑臧县侯,转授瀛州刺史,历相、济、秦三州刺史。段荣性温和,所历皆推仁恕,为政甚得物情,民吏爱之。天象元年(538年),授仪同三司,次年卒,...
隋朝文学家。字弘道,平原鬲(今山东陵县北)人。少博览群书,善谈论,精研《三礼》、《论语》,通晓龟策历象。工诗能文,曾听朱异讲《老子》,堂边有修竹,异令克让咏之,他揽笔即成,末两句是:“非君多爱赏,谁贵此贞心”,深受朱异赞赏。年十四,当湘东王法曹参军。在梁...
参见“齐民要术”条。...
隋朝大将。原名豹,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人。少性好书,以胆略见称。北周时袭父雄爵为新义郡令,屡有战功。开皇元年(581),文帝筹备灭陈,命他为庐州总管。开皇九年,大举伐陈,他亲率五百精兵自采石(今安微当涂采石矶)渡江,直逼建康(今江苏南京)进军石子岗(...
北魏皇帝。公元500年至515年在位,所用年号依次为景明(500年始)、正始(504年始)、永平(508年始)、延昌(512年始),谥号宣武帝,庙号世宗。501年,考核各州刺史,依政绩好坏提升和贬斥。509年,元恪亲自为诸僧和朝臣讲授《维摩诘经》。510年,铸造新的五铢钱,禁止使用...
隋初大臣。字正义,荥阳开封(今河南开封市)人。他博览群书,工骑射,尤善音乐。北周时,历任左侍上士,御正下大夫,太子宫尹。周宣帝时,拜开府,迁内史上大夫,进封沛国公。因与杨坚有同窗之交,大象二年(580)宣帝病危,与刘昉等密谋引杨坚入宫辅政,形成篡夺北周政权的...
北魏医学家。字世荣,阳平乐平(今山西昔阳)人。精通医术,又明敏、果断,有才干。初为本州从事。曾为冯太后诊脉看病,显露高超的医术,召补为侍御师、尚书仪曹郎。又为宣武帝医治好久治不愈之病,累官至平北将军、相州刺史。又为太府卿、御史中丞。王显所历各职,都...
隋朝大臣,文学家。字公辅,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县)人。幼聪敏,十五岁后博通群书,善属文,辞赅理畅,魏收称其“文笔终当继温昇”(《隋书》卷四十二)。北齐天保八年(558),举秀才,历任给事中,中书侍郎等职,诏修国史。后召入文林馆,与颜之推同判文林馆事,进位仪同三...
北魏著名将领。原叫拓跋英,孝文帝姓氏改革后,即为元英,南安王拓跋桢子,字虎儿,性聪敏,博闻强记,善骑射,通音乐,微晓医术。孝文帝时,为都督梁、益、宁三州诸军事、安南将军、梁州刺史。孝文帝南伐齐时,为梁汉别道都将,在沮水(今湖北境内)大败齐军,生擒齐将梁季...
西突厥可汗,亦称达头可汗,室点密之子。时突厥内部纷争,五可汗争雄,他居乌孙故地(今伊犁河上游)。开皇二年(582),与隋结好。三年,隋军败沙钵略可汗,他联合阿波、贪汗、地勒察反对沙钵略,形成西突厥可汗国。阿波可汗被沙钵略擒获后,他联合东突厥都蓝可汗,击败突...
北魏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先驱。山西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少年出家,对佛教著作《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颇有研究。曾患病,感人命危浅,欲先学长生术,遂往南朝梁向大道士陶弘景求仙术。为梁武帝宣讲佛教教义,深受推崇,被尊为肉身菩萨。...
即沙钵略可汗。为东突厥可汗。它钵可汗之侄。开皇元年(581),它钵可汗卒,传位于木杆可汗之子大逻便,摄图反对,遂立它钵之子庵罗,大逻便不服,庵罗遂让位给摄图,称伊利俱卢设莫何始波罗汗,简称伊利可汗。游牧于都斤山(今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之北);封第二可汗庵罗于...
菩提流支,或称菩提留支,又称道希,北魏高僧,佛经翻译家,北印度人,大约生活在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之间。宣武帝永平元年(508),携大量梵本,经葱岭到达北魏都城洛阳,受到宣武帝的礼遇,居住在永宁寺,从事佛经翻译。后入居东魏都城邺城(今河北磁县西南)。到天平二年(5...
隋朝诗人。字子行,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年十六时,遇中山人刘松。刘松将所作碑铭示之,多所不解,遂发奋勤学,闭门苦读,师事当时著名文人邢子才。数年后,文思大进,才学兼著。北齐天保年间,由左仆射杨遵彦推荐,始任司空行参军,后兼员外散骑侍郎,直中书...
北魏宗室大臣、学者。文成帝拓跋浚孙子,袭父爵为安丰王。宣武帝时,为太中大夫。孝明帝初,为豫州刺史。累官至给事黄门侍郎。不久,迁侍中,后兼尚书右仆射。又为徐州大都督、徐州刺史,甚有政绩,百姓咸附。孝庄帝时,兼尚书令、大司马。北海王元颢领梁兵攻入洛阳后...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隋朝天台山智为实际创始人,故称天台宗。因其教文依据《法华经》,故又称法华宗。尊印度龙树为初祖,北齐慧文为二祖;慧文由《大智度论》悟出“一心之观”的观行,传三祖慧思。慧思由北齐到南方传法。四祖智是其弟子,著《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并...
北魏儒学家。博陵饶阳(今河北献县西)人,少孤贫,博览群书,认为人立身处世,要以德行为先,尤其通晓《春秋》、《毛诗》,不求仕进,号称“儒宗”。撰有《三礼大义》四卷、《三传略例》三卷,注《毛诗序义》一卷。...
中国佛教学派之一。主要以研习龙树《中论》、《十二门论》、提婆《百论》而得名。因着重以阐扬“诸法性空”,亦称法性宗。后秦鸠摩罗什译出此三论后,师徒相传,中经南朝宋,梁的僧朗、僧佺,陈代的法朗,到隋朝的吉藏而集大成。吉藏著有《三论玄义》、《大乘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