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周朝的田赋名称。《孟子·滕文公》:“周人百亩而彻”,即奴隶可以从他耕种的100亩土地中取出1/10的面积作为......

  • 力役

    即劳役。包括兵役、杂役、狩猎、捕盗、运输等(参见“役”)。......

  • 秦汉维持地方治安的一种机构。亭有屋有楼,备有五个兵,设亭长一人,负责巡察所管辖的地区,主管逐捕“盗贼”。......

  • 关市税

    即关口、市场税。夏、商时期不征关口税,只对市场上的店铺征税。周朝在关口处设“司关”和在市场上设“廛”......

  • 太守

    秦汉时为地方郡县的最高行政长官。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在边地置郡,防守边郡,其长官称守,尊称为太守。秦始皇......

  • 山泽税

    周朝的税种之一,是对山林、池泽所产物品征收的税。以渔户、牧户、猎户、樵夫等人为征税对象。交纳的税为实......

  • 丘赋

    春秋时期,郑国的军赋。以“丘”为单位、按田亩和家产而征的军赋,故称“丘赋”。一里见方为一井,十六井为一......

  • 县令

    古代县的行政长官。战国时始置县令。秦汉时,凡是人口在万户以上的县设“令”,万户以下的设“长”,均由朝廷......

  • 三长制

    北魏后期的基层政权组织。北魏建立之初,各地宗族坞堡林立,政府利用各地“宗主”、“督护”地方,实行宗主督......

  • 初税亩

    春秋时期,鲁国对公田、私田按亩数征收田赋的制度。公元前594年,鲁国公布“初税亩”,规定公田、私田一律按田......

  • 布政司

    明代行省中最高行政权力机构。明初,为防止地方长官专权滋事,加强中央集权,改元朝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主管民......

  • 伯克

    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吏的总称。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以后,根据新疆的民族特点,在南疆维吾......

  • 盐铁税

    春秋时期,齐国开始征收盐、铁税。齐桓公(前685年~前643年在位)任用管仲辅政。管仲进行改革,首次提出盐铁专......

  • 土司

    元、明、清时期,在西北和西南地区设置的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官职。按等级可以分为宣慰使、宣抚使、......

  • 田租

    即地租。秦朝和秦朝以后各代,地租分为向国家缴纳地租(即国税)和向地主缴纳的地租(称私租)两种。①秦朝,田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