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庸调制
唐朝前期的赋役制度,即向受田人征派的田租、力庸、 户调三种赋役的合称。619年规定,每丁每年纳租2石,调绢2......
北天师道
是南北朝时,嵩山道士寇谦之创立的。他早年入嵩山修炼隐居,编了许多道经,并扬言是太上老君(老子)授给的。而......
流内
我国古代官制。从三国魏开始,将官员分为九品,历代相沿不改。隋代自九品上至一品的职官,称流内;不入九品的称......
流外
隋、唐时九品以外的职官,统称流外。流外官也分为九品,其京师台、省等官衙的吏员,多任用流外官充当。经过考......
义仓地税
以设义仓赈灾为名征收的土地税。义仓也称社仓。585年,隋朝设立义仓,动员编户、兵户在收获时自愿捐献粮食,存......
南天师道
是南北朝时,以天师道士陆修静和其徒孙游岳为首的天师道,被称为“南天师道”。陆修静(406~477年),南朝宋时......
铨选
唐代选任官吏的制度。铨者有选择、编次之意,隋唐时,官吏任免的权力集中于中央,九品以上的官员都由中央任免......
户税
计户出货币纳税的赋税,所以又称“税钱”、 “户税钱”。588年,隋朝下令,计户征税,以供官俸。唐高宗(649~68......
正一道
它是南、北天师道及上清、灵宝等道派统一后的总称。是元朝以来的道教两大派别之一。正一道为东汉张陵所创五......
全真道
也称“全真教”。是元朝以来,道教两大派别之一。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道士王重阳在山东宁海(现牟平)的全......
青苗税
也称青苗钱。在庄稼还没成熟前征收的田赋附加税。764年决定征收青苗钱。大历(766~780年)初规定每亩征青苗......
官、职、差遣
宋代任官制度有官、职、差遣的分别。宋代官制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官员的官称和实际职务基本分离。宋太祖赵匡......
清代选官与任官
清代官的身份有官和吏之别。按吏部和兵部的铨选而任命者称为“官”或“官员”;不经过吏、兵两部铨叙而任事......
资课
唐朝赋税之一。唐朝实行色役制,不服色役可纳钱代替。代色役钱称为资课。后来,官府不征色役,而改为征钱,于是......
中国道教协会
1957年4月在北京成立,宗旨是“团结全国道教徒,继承和发扬道教的优良传统;在人民政府领导下,积极参加祖国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