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克林顿当选为美国第42任总统

2019-06-01 可可诗词网-世界重大事件 https://www.kekeshici.com

        1992年11月4日,美国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揭晓。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阿肯色州州长比尔·克林顿以压倒多数的选票,击败竞争对手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现任总统乔治·布什和独立党候选人、亿万富翁罗斯·佩罗,当选为美国第42任总统,从而结束了共和党人连续12年入主白宫的局面。
        比尔·克林顿1946年8月19日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霍普市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里。不幸的是,在他出生前三个月,他的父亲就在一次车祸中离开了人世。五个月后,他的母亲弗吉尼亚因生活所迫也离开了他,前往路易斯安那州的一个护士学校学习。克林顿是由他的外祖父和外祖母带大的。
        克林顿的外祖父在一个贫穷而且种族混杂的住宅区里开着一个小杂货店,收入十分有限。一家人居住在相当简陋的房子里,过着朴素的生活。克林顿的童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外祖父的杂货店里度过的。在那里,他学到了人际关系方面一些最基本的课程。他后来曾经回忆说:“当外祖父那些勤恳本份的顾客手里缺钱的时候,不论他们是白人还是黑人,外祖父都会把食品赊给他们。我也常常做这样的事情。在我的个子还没有柜台高的时候,我就已经从祖父那里学会了尊重那些常常被某些人看不起的人。”
        克林顿虽幼年丧父,又没有母亲在身边照料,但他的童年在外祖父家里却过得非常愉快。克林顿4岁时,母亲与她的第二个丈夫罗杰·克林顿结婚,并将小克林顿接到温泉市一起生活。罗杰通过法律手续正式成为小克林顿的继父,但小克林顿直到15岁时才改用克林顿的姓。然而,克林顿在这个新家里并不快乐。他的继父罗杰·克林顿染上了难以克服的酗酒恶习,一发起酒疯来就摔东西、打老婆、打孩子,闹得家里不得安宁。
        为了躲避家里的烦恼,克林顿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学校里以及社区的社会活动中来。在学校里,克林顿一直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特别是他的数学和拉丁文,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由于从小受外祖父的影响,克林顿还是一个虔诚的浸礼教教徒。他从上小学的时候起就开始到教堂做礼拜,读圣经,参加唱诗班,为教会募捐,并向穷人分发救济品。克林顿后来说:“我从小就信奉上帝,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认为做人应于心无愧,多干好事,不干坏事,做到身体与心灵的完美结合。”
        由于他对宗教的热心,大家都以为克林顿长大之后会成为神父。但克林顿本人却非常想成为一名音乐家。他从小就具有音乐天赋,乐感好,嗓子好,能拉会唱。尤其擅长萨克斯管的演奏。他曾获得全州萨克斯管独奏比赛第一名。而且在中学里,他一直是中学乐队的队长。他和另外两名同学组成名为“三只瞎猫”的乐队,到温泉市的几家夜总会去演奏或伴唱,挣钱补贴家用。
        但这一切并没有完全掩盖住家庭生活的阴影,继父一喝醉了酒就殴打母亲,甚至有一次竟向她开了枪。两个人离了一次婚,但不久又复婚了。为了促进家庭的稳定,克林顿在15岁的时候正式改用克林顿的姓。然而这并没有换来家庭的宁静。
        1963年夏天。克林顿作为阿肯色州的童子军代表到华盛顿去参加童子军全国代表大会。就是这次华盛顿之行改变了他想成为一名音乐家的梦想。在华盛顿,代表们参观了白宫,并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当克林顿握着他最崇拜的总统的手时,他彻底放弃了当音乐家的念头,而立志成为一名政治家,走出一条新路来。他的母亲曾回忆说:“他从华盛顿回到家,第一件事是把他同肯尼迪总统握手的照片给我看。我从未见他如此激动过。从他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决心以肯尼迪总统为榜样,从事政治活动。”
        1964年,18岁的克林顿从温泉市高级中学毕业,在323名同届毕业生中,他的考试成绩名列第4,获得了优异成绩奖学金。
        克林顿高中毕业后,考入位于华盛顿市中心的乔治敦大学,攻读国际政治专业。这是他报考的唯一一所学校。
        对于报考乔治敦大学,他是出于以下考虑的:(1)到乔治敦大学去读书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接近和了解美国的政治中枢——白宫、国会等;(2)乔治敦大学是全国学术要求最严格的地方,而且还与各大学学术团体联系密切;(3)乔治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非常有名望,到这里学习将为自己提供一个展现给外部世界的大好时机,是未来步入政坛的捷径。
        1968年,克林顿自乔治敦大学毕业,获得了国际关系学位。由于他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都比较突出,为此,大学教授荐他申请罗兹奖学金。该奖学金是于1902年由英国大富翁罗兹捐款创立的,专为那些来自前英国殖民地的学生提供的,每年给美国32个名额。奖学金的宗旨是要“培养世界级的第一流人才”,所以要求学生必须显示出“知识与学术方面的造诣”和“领袖性格的道德力量”。
        在美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罗兹学者确实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当时肯尼迪总统的政治班底中就有不少人是罗兹奖学金的获得者。可以说,罗兹奖学金是通向政治的桥梁。克林顿是多么地渴望能够拿到它。
        1968年8月,克林顿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踏上了去英国的路程。他获得了罗兹奖学金,得到了英格兰牛津大学进修两年经济学的机会。
        在牛津大学进修期间,克林顿集中精力,勤奋苦读,力争学好每门功课。他阅读了300多部专著,对英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进行了考察和研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在牛津大学,我每一分钟都用在了学习和研究上面”。
        在牛津大学期间,克林顿由于服兵役问题遇到了麻烦,这个麻烦甚至在后来影响到他的总统大选。
        早在读大学之前,温泉市的地方兵役局曾经同意克林顿在完成学业之前可以推迟服兵役。到了1969年,克林顿又重新面临这一问题。为了逃避服兵役,不去越南战场,继续完成他在牛津大学的学业和步入政坛,克林顿在阿肯色大学法学院注了册,加入到该校的后备军官训练团,这样可以得到几个月的缓征,甚至可以拖到战争结束。但后来克林顿又改变了主意,藏匿了与后备军官训练团的协议,决定参加征兵。根据美国政府当时的规定,在国外的留学生可根据出生年月抽签应征。结果,克林顿抽到了大号,排得很靠后,未被征召入伍。1992年大选中,新闻界披露了此事,还公布了他当年写给训练队某官员的一封感谢信。这封信成了1992年大选中克林顿的对手攻击他的一个口实。舆论界指现克林顿是没有爱国热情的胆小鬼,是“狡猾的威利”,为了逃避服兵役不惜采用两面派手法。
        1970年,美国的耶鲁大学法学院答应为克林顿提供一笔奖学金。克林顿觉得这个新机会太具有吸引力了。美国的耶鲁大学是与英国的牛津大学同一水平的名牌大学,获取耶鲁大学法学学位,是跻身于美国政坛的敲门砖,他绝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1970年8月,克林顿依依不舍地告别了牛津大学,回美国转入耶鲁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学博士学位。克林顿承认自己“并非传统的法律系学生,而是自有主张。”这个主张就是以法律为阶梯向政治攀登。克林顿在耶鲁大学恢复了半工半读的生活方式,除了紧张的学习外,还同时进行三种课外工作:在纽黑文市一家律师事务所当助理,帮助调查民事案件;在一所私立大学教书;帮助附近的哈特福德市的一位市政官员处理文件信函。此外,他还参加了康涅狄克州民主党州部的一些活动。
        在耶鲁大学,克林顿结识了希拉里·罗德姆。她也是法学院的高材生,而且也是学习成绩和社会活动都拔尖的人物。他俩在大学图书馆首次相逢便一见钟情。许多人都认为他俩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1972年8月,克林顿和希拉里暂时中止学业,赴得克萨斯州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乔治·麦戈文竞选。克林顿担任得克萨斯州麦戈文竞选活动协调员,在该州一直呆到11月竞选揭晓,麦克文败在福特的手下。克林顿认为,麦戈文失败的原因“观点过分自由,脱离广大民众,缺乏一个为美国多数人认可的竞选活动中心。”“我支持麦戈文竞选总统,因为我同意他反对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观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是个极端的自由主义者。从麦戈文失败中我看到民众对民主党并不满意。我向民主党的传统观念提出挑战,认为民主党只有成为一个主张进步、改善环境、维护人权、严厉处罚犯罪行为、支持企业发展和保护劳工利益的党,才能得到美国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1973年夏,克林顿从耶鲁大学法学院毕业,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他谢绝了在华盛顿一些报酬优厚的部门任职的机会,回到了他的家乡阿肯色州。他要从那里扎扎实实地做起,为步入政坛做好准备。
        克林顿回到家乡后,先到阿肯色州大学法学院任职。1974年,克林顿真正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这一年,他参加了地方的国会众议员竞选。当时的形势对他并不利,对手是一位颇孚众望的共和党众议员,而且克林顿的竞选所在地——费耶特维尔市还是共和党的一个坚强阵地。共和党人约翰·哈默施米特自1966年以来连选连任美国国会众议员至今,还没有遇到一个有竞争力的对手。因此,民主党取胜的可能性非常小,没有人愿意出面充当他的竞争对手。克林顿决定试一试。他全力以赴地参加竞选活动,获得了48%的选民的支持。最后,哈默施米特虽然以52%的选票当选,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他多年来受到的最严峻的一次挑战。而克林顿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获得这么好的战果,这不但增添了他的信心和勇气,也使他成为了阿肯色州众目注视的“一颗正在上升的新星”。
        竞选失败后,克林顿又回到了阿肯色大学法学院执教。两年后,他在没在共和党人反对的情况下当选为州司法部长。
        这期间,克林顿同他相爱的希拉里结为夫妻。希拉里是同克林顿同期毕业的。毕业后,克林顿回到了阿肯色州,而希拉里则留在了华盛顿,受聘参与调查水门事件。后随克林顿到了阿肯色州,在那里从事律师工作。凭敏锐的思想和犀利的辩才,她很快就成为全美有影响的律师之一,活跃于社会和政治舞台,成了克林顿有力的助手。
        1978年,克林顿在州长竞选中大获全胜。他不仅击败了4名民主党竞争对手,一人独揽了阿肯色州75个县中71个县的选票,而且还以60%的支持率战胜了共和党竞选对手,成为自1938年以来美国最年轻的州长。当时,克林顿只有32岁。
        1979年1月10日,克林顿宣誓就任阿肯色州第40任州长,开始了他向美国政坛顶峰攀登的又一征程。然而,这是一段艰难的征程。
        阿肯色州位于美国南部,南隔路易斯安那州与墨西哥湾相望,东以密西西比河为界与田纳西州和密西西比州相连,西南与得克萨斯州毗邻。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人口230余万,其中黑人约占16%。阿肯色州素以贫穷落后著称,是有名的“土里土气的州”。1979年克林顿上任当州长时,该州的人均收入在全美排倒数第二位,仅次于密西西比州。这使克林顿肩上的担子很沉重。除此之外,阿肯色州党派间和党派内部的权力争夺也很激烈,特别是两年一次的州长改选制度使这种权力之争达到了顶峰。另外,州宪法对州政府的权力限制得非常严厉,以至于州长要推行任何一条新政策都必须先在州议会中进行长期的努力,以便得到州议会的批准。
        克林顿在他的第一个任期里,他推行了从能源到教育、经济的全方位的发展计划。他的重要步骤之一是改善地方公路。为了筹措资金,他增加了汽油税和汽车过户登记费。其结果引起了阿肯色民众的强烈不满,成了人们攻击的靶子,进而也影响到他的选票。克林顿遇到的麻烦还远不止于此。阿肯色州商会攻击他对振兴工业无所作为。因为克林顿上台后不久便撤销了州工业发展委员会,而成立了一个州经济发展部。然而,新成立的经济发展部非但没有大力吸引外来投资,振兴阿肯色的工业,却将主要精力放在资助小农场主、增加农业出口和支持小企业上面,结果触犯了大企业主的利益。此外,克林顿还受到了城市医生的反对,他们对于克林顿在乡村广泛建立门诊部颇有微词。木材工业界对于克林顿一再强调保护环境不受污染也感到不满。
        这一切导致了1980年克林顿竞选连任的败北。不过,这倒刷新了一项美国纪录:克林顿成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下野州长。
        失败后的克林顿没有气馁,相反他从失败中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个战役作准备。他已充分地认识到,在政治活动中,重要的不是你自己想要干什么,而是要让民众懂得你是在为他们干什么。只有与选民保持密切的联系,倾听他们的呼声,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影响,才能在民众中树立起自己的形象,夺得胜利。
        1982年,两年一度的州长竞选又来临了,克林顿认为这是一个东山再起的绝好机会。因此他宣布再次参加阿肯色州州长的角逐。
        1983年1月,克林顿作为第二次重新当选的阿肯色州州长,又回到了阿肯色州的州长办公室,经过前一次的失败,克林顿已成为一个比较成熟、比较实际、比较灵活的政治家了。他虽然仍坚持他上一任时的某些政治主张,但他更注意政策上的扎实稳健。
        克林顿上任后,首先在州议会上发表了“州情咨文”讲话,建议就企业、教育和消费者利益进行若干立法改革。他提出在本州较不发达地区设立若干“工业区”。如果这些工业区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州政府就为之提供一次性减免税收。他认为本州工业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新技术的推动。他敦促州议会通过立法以有利条件吸引高技术投资,并在州科技部下设新技术咨询委员会,负责引进高技术和培训专业人员。
        随后,克林顿又在州议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宣布了教育改革计划,并把它称之为“本州最优先的当务之急”。为了使他的教育计划得到实施,克林顿组建了教育标准化委员会,任命他的妻子希拉里担任该委员会的主席。在希拉里的主持下,教育标准委员会的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克林顿也因此而成为全国闻名的“教育州长”。
        根据竞选时许下的诺言,克林顿还对州公用事业管理局进行了改组。他废除了局领导班子的任命制,改为由民众推选。
        1984年初,克林顿宣布竞选连任州长。同年8月,他应邀赴旧金山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演说。
        1985年1月10日,克林顿开始了他的第三任州长生涯。他在州议会大厦宣誓就职后,与全体议员和政府官员一起来到了广场,向市民发表了题为“塑造阿肯色州的未来”的“州情咨文”演说。在演说中,克林顿宣布他第三任期内的施政方针是“民众参政”。他说:“我保证将与阿肯色州的民众一起,努力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机会,坚持教育改革,从而为本州的未来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石。我们的目标是使阿肯色州跻身于美国先进州的行列,成为不亚于任何州的发达州。我们阿肯色人不应妄自菲薄,而应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塑造我们的未来,有能力完成前辈们未完成的事业。”他的这一番演说,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欢迎。
        随后,克林顿又向州议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提交了长达312页的“一揽子施政方案”,它包括4个方面共80项提案。其内容主要有:(1)经济改革。成立一个局,专门审批新建项目,为之发放免税证,并提供一定资助;鼓励退休人员将5%的退休金用于工业投资,每年约可筹集4亿美元;发行总值1.5亿美元的州金融债券。(2)教育改革。鼓励邻近的学校自愿合并,以提高教学质量;推行标准化课程及教科书,对成绩差的学生加强辅导;开办假期培训班;建立15个教育服务中心,帮助学校筹措资金。(3)同犯罪行为作斗争。加速审判过程,从严处理要犯,保护受害人的权益。(4)公用事业改革。加强对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各企业的管理;严格控制公用事业费用的上涨。
        1985年1月底,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把克林顿请到了华盛顿,选定由他代表民主党发表半个小时的全国电视讲话,对共和党里根总统第二任期的“国情咨文”进行评论。从此,克林顿走出了阿肯色,成为民主党内和全国政坛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这一年,克林顿还参加了创立“民主党人领导委员会”的活动。民主党人在1980年和1984年两次竞选总统失败后,南部和西部有影响的温和的民主党人组织了一个名为“民主党人领导委员会”的团体。他们的目标是使民主党改变竞选宗旨,不再主要是代表着少数集团的利益,并放弃违背企业利益的经济政策。
        1987年1月13日,克林顿第四次荣登阿肯色州州长宝座。而且从这一届开始,每届州长的任期由2年改为4年。这在阿肯色州100多年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克林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机会也更多了,他已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他向州议会提交了长达241页的施政纲领,主要内容包括:(1)千方百计地增加州财政收入,包括适当增加税收,以满足州政建设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2)扩大外销产品的生产,提高质量,增强工业产品的竞争能力,积极参与美国国内国际市场的大竞争。(3)坚持教育改革,把一系列正在推行的教育改革措施进行下去,决不能半途而废。
        1989年9月,克林顿出席了布什总统在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召开的全国教育会议,并担任会议两主席之一。他应邀在会上介绍了阿肯色州教育改革的情况和经验,受到了与会代表的赞扬。克林顿还执笔起草了会议公报,表明了联邦政府、各州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美国教育严重滑坡的担心和挽救这种每况愈下局面的决心。布什总统在致词中说:“我同意克林顿州长的看法,这次会议在改进教育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1990年3月,克林顿作出了阿肯色历史上空前的决定:争取连任第5任州长。
        同年4月,克林顿出任“民主党人领导委员会”主席。这个职位使他在民主党的全国政治体系中占据了一席之位。同年11月,克林顿以59%的选票,第五次当选为阿肯色州的州长。
        克林顿又一次赢得了胜利,他将成为阿肯色州历史上任期最长的州长。然而,这不过是克林顿政治生涯中的一个中转站。他的最终目的是要成为白宫的主人,他觉得他已经接近这个目标了。
        1991年10月3日,克林顿在小石城的州国会大厦前宣布,他决定参加本届总统竞选。随后,克林顿和他的竞选班子高举着变革经济、振兴美国的旗帜开始了他艰难的竞选历程。
        克林顿最初阶段的竞选相当顺利,他在民主党内的支持率高于其他几位竞争对手。但到了1992年年初的时候,阴云开始笼罩在他的头上。先是有关克林顿不忠实于妻子的传闻不断升级,直至弗洛尔丝《我和比尔·克林顿的12年恋情》的问世,接着又是新闻界对他当年逃避兵役一事的追究以及怀疑他是否有过吸毒的的历史等等。
        舆论影响了克林顿的形象,公众对他的支持率直线下降。然而,克林顿力挽狂澜,在妻子希拉里的全力支持下,终于渡过难关,在7月的民主党全国代表会上,正式成为民主党提名的总统候选人。
        1992年11月4日大选揭晓,克林顿以压倒多数获得了大选的胜利,实现了他自1963年和肯尼迪总统握手的那一刻起就萌发的愿望。他终于入主白宫,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第42任总统。
        1993年1月20日,比尔·克林顿宣誓就职,开始了他想当一名“致力于变革的跨世纪的美国总统”的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