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注一掷
孤注: 把所有的钱都作赌注。掷: 指赌钱时掷骰子。赌徒倾其所有作赌注,以冀最后能赢钱。源自《宋史·寇准传》。
宋真宗在位第七年(1004年),辽圣宗率军南侵,直打到定州(今河南濮阳)。宋真宗吓坏了,想听从主和派的意见,迁都逃跑,主和派为首的是王钦若等。但迁都计划遭到主战派寇准的反对,寇准主张“御驾亲征”。真宗逼于无奈,硬着头皮直奔前线。结果宋军士气大振,辽国也愿休兵议和。事后真宗非常感谢寇准,很重用他。但是主和派并不甘心,于是想了一条妙计。一天,王钦若向真宗说:“听说过赌博吗?赌徒钱快输光时,于是押上所有的钱作为最后一次赌注,陛下是寇准最后的赌注啊,(让陛下御驾亲征)是拿陛下的生命在冒险。”真宗皇帝想了一想,竟然认定当时寇准不无拿他当“孤注”的可能,就不再信任寇准了。
后来,辛弃疾在评论这段史实时,首次使用了“孤注一掷”一语,见其所作《九议》:“于是乎‘为国生事’之说起焉,‘孤注一掷’之谕出焉。”
现常用“孤注一掷”比喻在危急时投入全部力量,作最后一次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