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豹
从管中看豹。比喻所见狭小,看不到全面。语出《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朝,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在几岁时,看家人玩樗蒲(chū pú)游戏,不一会他就看出一些门道,不时插一两句像懂行的话。但人们并没把他放在眼里,有的甚至说:“你这个小孩知道的仅是一点点,还差得远呢。”献之不服气,瞪大眼睛说:“与很有见识的荀奉倩、刘真长相比,我当然自愧不如!”说罢,气鼓鼓地走了。
花斑豹,身上的斑点难以计数,从竹筒中看豹身斑纹,也只能看清一斑而已,不可能看到全貌。所以人们常以“全豹”比喻事物或事实的全部,而以“一斑”比喻其中的一小部分。以“管中窥豹”比喻学识短浅、见闻不广、眼光狭窄。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辞,表示自己的意见不够全面。以“可见一斑”比喻通过事物整体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一小部分,可以了解、掌握整体或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