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
原是军事用语,最初的含义是指列于诸军首位。《史记·项羽本纪》:“宋义,号为卿子冠军。”在秦末的农民战争中,项梁等拥立楚怀王的后裔熊心为王,仍称楚怀王。拜原楚国世族宋义为大将,来压制各路反秦义军,宋义号称“卿子(犹言公子)冠军”。《汉书·黥布传》“项梁涉淮而西,击景驹、秦嘉等,布常冠军”,这说明黥布是众将士中最骁勇善战的。到了汉代,年轻有为的骠骑将军霍去病攻取匈奴占领的河西走廊,他指挥800名精锐骑兵,横刀纵马,战绩卓著,因在三军中功劳最大,汉武帝封他为“冠军侯”。以后,在魏晋南北朝,还专门设置了“冠军将军”这个军衔,唐朝也设有“冠军大将军”,明清时期,护卫皇帝的銮仪卫及旗手卫的首领,被称为“冠军使”,是一种官名。后来逐渐把“冠军”一词从武将衍用到文士身上,在科举考试中,把名列第一的人称为“冠军”。
“冠军”一词被移植到体育运动上则是19世纪后的事了。现在,“冠军”一词已成为竞技比赛第一名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