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穴来风
穴: 洞穴。来: 招致。谓户穴通风。也就是说,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语出战国楚·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zhǐ)句(gōu)来巢,空穴来风。”李善注引司马彪曰:“门户孔空,风善从之。”
楚国的文人宋玉和景差跟随楚襄王在兰台宫游玩,忽然一阵凉风吹来。楚襄王敞开衣襟让风吹着自己的胸膛,倍感舒畅,他不禁感叹道:“这风吹得我好畅快呀!这是我和百姓共同享受的吗?”
宋玉听了回答说:“这只是大王的风罢了!百姓哪里能够和您共同享受呢?”
楚襄王听后觉得奇怪,不由惊讶地问:“风是天地间的大气,从各个角落毫无阻挡地吹过来,不管是富贵的,还是贫贱的;高尚的,还是低下的,都会吹到他们身上。如今你却说风是我独有的,这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宋玉回答说:“我听老师说过,树分杈或弯曲的地方,常有鸟来做窝;有空隙的地方,就有风吹来。由于它各有凭借,风自然就两样了。”接着宋玉用讽刺的口吻说:“在高台上、皇宫里那些清静的地方,风是清凉的,所以属于贵族;老百姓居住低洼的陋巷里,即便有风吹来,也是夹杂着许多沙尘和秽臭,所以属于老百姓。”
“空穴来风”一语即源于此,但后人在引用时常将此语理解成无根据、无凭证、编造臆测的同义语。
现人们常说某事不是“空穴来风”,比喻某消息或传闻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就是说是有一定根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