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头
旧社会资本家做股票投机交易,其行话有“多头”与“空头”。这“空头”意为抛出,使自己手中做空。这行话实际是从吴地俗语“空头”一词衍用过来的。
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首领斛律金派人献食物给北周武成帝。中书舍人李若上殿禀告皇帝时,错讲成斛律金亲自来献食了。武成帝听说是斛律金来了,便亲自下殿来迎接。不曾想来的只是使者,武成帝顿时恼羞成怒,大骂李中书:“空头汉合杀!”这可谓“空头”一语最早的出典了。
到了清朝,在昆山城里,有个富翁叫王荣,家里养了许多清客。其中有个叫陈淘的人最善趋炎附势、搞拍马溜须那一套。陈淘常在王荣跟前说:“您要是有事,我就是赴汤蹈火,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王荣因而极相信他。一天,王荣病势沉重,百药无效。最后请来了江湖郎中,说非得用人脑子配药,否则不能奏效。但这生人脑子怎么弄到呢?全家正为此而焦急之中,王荣突然想起门客陈淘平日讲起的那些话,于是把陈淘叫来,告诉他江湖郎中的方子。陈淘听了大惊失色,抱头痛哭,说:“我是苏州人,我是苏州人啊!”王荣听了莫名其妙,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呢?”陈淘说:“您难道没有听说苏州人是苏空头吗?哪里有脑子啊!”于是,“空头”一语,在吴地一带又由做事不实的意思发展到惯说大话、好装体面的意思了。现在,“空头”一词多用来比喻有名无实、不起作用、不能实现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