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作脯

【出典】 晋·葛洪《神仙传》卷七《麻姑》:“汉孝桓帝时,神仙王远字方平降于蔡经家。……(麻姑)入拜方平,方平为之起立。坐定,召进行厨,皆金盘玉杯,肴膳多是诸花果,而香气达于内外。擘脯行之如柏灵,云是麟脯也。” 【释义】 古代神话云,仙人王方平曾用“麒麟脯...

七年辨材

【出典】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载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楠豫章。”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郭璞曰:‘豫章,大木也,生七年乃可知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按:《活人》云:‘豫,今之枕木也。章,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

麒麟

【出典】 《晋书》卷八十三《顾和传》:“和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荣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兴吾宗者,必此子也。’” 【释义】 麒麟是传说中一种象征吉祥的兽,晋顾荣曾以之称美年少不凡的顾和。 【例句】 衡岳三麒麟,各振黄钟音。(李群玉《将离澧浦置酒...

靡盬

【出典】 《诗经·唐风·鸨羽》:“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艺稻粱,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释...

七圣心迷

【出典】 见“襄野童”条。 【释义】 《庄子》寓言说轩辕黄帝等七位圣人,游至襄城之野而迷途,找不到问路者。后世用作帝王出巡的典故。 【例句】 七圣心迷运方厄,五丁力尽路犹窄。(元...

蟹螯

【出典】 《晋书》卷四十九《毕卓传》:“毕卓字茂世,新蔡鲖阳人也。……太兴末,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此事又见《世说新语·任诞》。 【释义】 晋毕卓放...

七叶贵

【出典】 《汉书》卷六十八《金日传赞》:“金日夷狄亡国,羁虏汉庭,而以笃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 【释义】 金日于汉武帝朝任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其后嗣皆为内侍近臣,直至第七代。后世用作咏世代显贵的典故。 【例...

蟹筐

【出典】 《礼记·檀弓下》:“蚕则绩而蟹有匡。”唐·孔颖达疏:“蟹背壳似匡,仍谓蟹背作匡。” 【释义】 《礼记》有“蟹有匡”语。匡,同筐。蟹的背似筐,蟹在壳中,如盛在筐里。后世用“蟹有筐”比喻人有居室。 【例句】 似鱼甘去乙,比蟹未成筐。(韦庄《和郑拾...

七子

【出典】 见“建安七子”条。 【释义】 见“建安七子”条。 【例句】 书札二王争巧拙,篇章七子避风流。(罗隐《寄酬邺王罗令公五首》其一7584)这里借以恭维邺王罗绍威府中的文士,说他们的文章写得比建安七子还漂亮。...

七夕女

【出典】 见“织女”条。 【释义】 见“织女”条。 【例句】 心如七夕女,生死难再匹。(曹邺《古相送》6865)诗中女主人公以织女自比,点明与丈夫长久分离。...

攀辕

【出典】 《东观汉记》:“第五伦为会稽守,为事征,百姓攀辕扣马呼曰:‘舍我何之?’第五伦密委去。百姓闻之,乘船追之,交错水中,其得民心如此。”(据《艺文类聚》卷七一引)参见“秦彭攀辕”条。 【释义】 东汉地方官秦彭、第五伦有善政,离任百姓攀辕相挽留。后世...

七月诗

【出典】 《诗经·豳风·七月·序》:“《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 【释义】 《七月》是一篇反映农奴生活的诗,但《七月序》认为它是“致王业之艰难”,古人常据此理解加以引用。 【例句】 因思上党三年战,闲咏周公...

攀嵇

【出典】 《文...

七人班

【出典】 见“竹林会”条。 【释义】 见“竹林会”条。 【例句】 看却金庭芝术老,又驱车入七人班。(罗隐《寄右省王谏议》7535)这里以“七人班”作为隐居者的泛称,说王谏议即将加入退隐者的行列。...

攀桂2

【出典】 《楚辞》汉·淮南小山《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山气 兮石嵯蛾,谿谷崭岩兮水曾波。猿狖群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释义】 《楚辞·招隐士》描绘了山中林木野兽,辞中两用“攀援桂枝兮聊淹留”之句;后因用“攀桂”作...

七人

【出典】 《论语·宪问》:“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释义】 春秋时孔子曾说,古来因不满社会而采取逃避态度的有七人,后因用作咏隐逸高士的典故。 【例句】 疲羸只欲思三径,戆直那堪备七人。(权德舆《省...

攀桂1

【出典】 《楚辞》汉·淮南小山《招隐士》:“攀援桂枝兮聊淹留。”《晋书》卷五十二《郤诜传》:“武帝于东堂送会,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帝笑。” 【释义】 《招隐士》有“攀援桂枝”语,晋郤...

攀龙髯

【出典】 《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

七十说

【出典】 《淮南子·泰族训》:“孔子欲行王道,东西南北,七十说而无所偶。” 【释义】 据《淮南子》载,孔子曾到七十个地方去宣传儒家学说,而得不到响应。 【例句】 仲尼七十说,历聘莫见收。(李白《赠崔郎中宗之》1742)这里用孔子碰壁事以衬托自己的怀才不遇之...

七十人

【出典】 《孟子·公孙丑 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又,卷四十七《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