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诗经·大雅·灵台》:“于论鼓钟,于乐辟廱。”汉·毛氏传:“水旋丘如璧,曰辟廱。” 【释义】 周王朝为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校外围以水沟,沟形如璧,即璧水。该学校因水得名,称璧廱。 【例句】 圆池类璧水,轻翰染烟华。(杨师道《咏砚》461)这里用璧水...
【出典】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于是祁奚老矣,闻之,乘驲而见宣子,曰:‘……夫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今壹不免其身,以弃社稷,不亦惑乎?”’ 【释义】 春秋时,晋侯欲治叔向之罪。祁奚见范宣子,要求赦免叔向。他...
【出典】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谓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济其美,不陨其名。……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
【出典】 《三辅黄图》卷二《汉宫》:“帝于未央宫营造日广,以城中为小,乃于宫西跨城池作飞阁,通建章宫……宫之正门曰阊阖,高二十五丈,亦曰璧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九《渭水》:“《汉武故事》曰:建章宫北有太液池,池中有渐台三十丈。……南有璧门三...
【出典】 见“玉人”条。 【释义】 见“玉人”条。 【例句】 门多金埒骑,路引璧人车。(徐皓《晦日宴高氏林亭》789)这里用卫玠事,借以称美参与高氏林亭宴集者有人年少貌美。...
【出典】 《史记》卷七十九《范雎列传》:“秦昭王闻魏齐在平原君所,欲为范雎必报其仇,乃详为好书遗平原君曰:‘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 【释义】 十日饮,原为战国时秦昭王邀平原君聚会之词。后用来喻指朋友之...
【出典】 见“羿落九乌”条。 【释义】 传说尧时十日并出,造成大旱。 【例句】 尧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于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嚵名。(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3818)这里用尧时十日并出事(合用尧时有洪灾事),谓虾蟆精可食尧时多余之“日”,以...
【出典】 《诗经·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涼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汉·毛氏传:“鹰扬,如鹰之飞扬也。” 【释义】 《大明》咏吕尚佐周武王,为上将。以鹰扬比喻吕尚之武勇如雄鹰飞扬。后世用作称美将军的典故。 【例句】 ①蒙轮皆突骑,按剑...
【出典】 见“黑貂裘”条。 【释义】 见“黑貂裘”条。 【例句】 ①素服三川化,乌裘十上还。(骆宾王《途中有怀》841)这里借以自叹求仕未遂。②抱玉三朝楚,怀书十上秦。(卢僎《途中口号》1072)这里活用“十上”典自叹屡仕不果。③惜无金张援,十上空归来。(孟浩...
【出典】 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集》卷三《锦带书十二月启·姑洗三月》:“龙门退水,望冠冕以何年?鹢路颓风,想簪缨于几载?” 【释义】 簪缨为古代官吏的冠饰,诗文中因以“冠缨”代指贵官。 【例句】 ①高鸿脱矰缨,达士去簪缨。(杨衡《送郑丞之罗浮中习业》528...
【出典】 《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汉书》卷二十五下《郊祀志下》:“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东汉·应劭注:“昆仑玄圃五城十二楼,仙人之所常居。”旧题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昆仑山“上...
【出典】 《南史》卷三十一《张裕传》附《张充传》:张充与王俭书:“而茂陵之彦,望冠盖而长怀,渭川之甿,伫簪裾而竦叹,得无惜乎。” 【释义】 簪、裾为古代显贵者的服饰,诗文中因用以代指显贵。 【例句】 西园置酒地,日夕簪裾列。(刘驾《送李殷游边》6782)这里...
【出典】 见“双鲤”条。 【释义】 见“双鲤”条。 【例句】 主奉二鲤鱼,中含五文章。(鲍溶《秋夜对月怀李正封》5510)这里以二鲤鱼代指李正封给自己的临别赠函。...
【出典】 见“白笔”条。 【释义】 见“白笔”条。 【例句】 来簪御府笔,故泊洞庭船。(杜甫《奉酬寇十侍御锡见寄四韵复寄寇》2578)这里用簪笔喻指寇十侍御,谓同他相会。...
【出典】 晋·陆机《陆机集》卷十《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 “簪绂扬名,台阁标著,风化之美,奏课为能。” 【释义】 古代礼服有簪(冠簪)、绂(丝制的缨带),诗文中因用以代指显贵。 【例句】 ①白衣谢簪绂,云卧重岩扃。(李群玉《广州重别方处士之封川》其一6583)...
【出典】 《后汉书》卷二十九《鲍永传》:“鲍永字君长,上党屯留人也。”“建武十一年,征为司隶校尉。帝叔父赵王良尊戚贵重,永以事劾良大不敬,由是朝廷肃然,莫不戒慎。乃辟扶风鲍恢为都官从事,恢亦抗直不避强御。帝常曰:‘贵戚且宜敛手,以避二鲍。’其见惮如此...
【出典】 见“萧相国”条。 【释义】 见“萧相国”条。 【例句】 ①知已酂侯在,应怜脱粟人。(刘长卿《送裴郎中贬吉州》1484)这里将裴郎中受贬与萧何为民请上林苑空地而受到君主斥责相比。②酂侯方继业,潘令且闲居。(韦应物《赠萧河南》1903)这里以酂侯萧何借...
【出典】 “二疏”指疏广及其侄疏受。汉宣帝朝,疏广为太傅,疏受为少傅。后同时告老,时人称为“贤哉二大夫”。事见《汉书》卷七十一《疏广传》。《文...
【出典】 《汉旧仪》:“《山海经》称:东海之中,度索山,山上有大桃,屈盘三千里。”(据《太平御览》卷九六七引)按,《艺文类聚》卷八十六引作“东海有山,名度索山,有大桃树,屈蟠三千里,曰蟠桃。”未书出处。 【释义】 蟠桃为古代神话中的仙桃。 【例句】 ①吾衰...
【出典】 《后汉书》志三十《舆服志下》:“进贤冠,古缁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学弟子,皆一梁。宗室刘氏亦两梁冠,示加服也。” 【释义】 “二梁冠”为上有两条横脊的冠,汉代博士至中二千石禄位的官员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