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庄子·逍遥游》:“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曰:‘……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 【释义】 尧时隐士许由,以鹪鹩巢林不过一枝(一根树枝)比喻自己栖身所需极其简单;后因用“鹪鹩一枝”比喻栖身之所或所...
【出典】 见“衔芦”条。 【释义】 见“衔芦”条。 【例句】 如何万里计,只在一枝芦。(崔涂《孤雁》7775)这里化用“衔芦”典,谓雁万里孤飞。...
【出典】 《庄子·逍遥游》:“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大小之辩也。”“鹪鹩巢于...
【出典】 见“驿路梅花”条。 【释义】 见“驿路梅花”条。 【例句】 欲托清香传远信,一枝无计奈愁何。(王初《梅花二首》其二5559)这里暗用陆凯《赠范晔诗》意,自述有心寄梅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深情。以切咏梅。...
【出典】 见“鹪鹩一枝”条。 【释义】 见“鹪鹩一枝”条。 【例句】 ①穷则为鹪鹩,一枝足自容。(白居易《我身》4802)这里用“一枝”典,表达作者在仕途不得意时别无他求的知足之意。②一枝仍未定,数数欲何求。(李群玉《将之番禺留别湖南府幕》6588)这里以“一...
【出典】 《礼记·乐记》:“簋簠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周礼·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簋、簠,实之陈之。”东汉·郑玄注:“方曰簋,圆曰簠,盛黍稷稻粱器。” 【释义】 簋、簠均为周代盛祭品的食器。古人认为依礼行祭是文明的标志,而依礼行祭离不开簋簠;...
【出典】 《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唐·孔颖达疏:“儒有一亩之宫者,一亩,谓径一步,长百步为亩,若折而方之,则东西南北各十步为宅也,墙方六丈,故云一亩之宫。” 【释义】 《礼记》有“儒有一亩之宫”语,谓儒者能自执操守,...
【出典】 见“子牟意”条。 【释义】 魏阙为古代宫门上的楼观,常用以代指朝廷。由于春秋时魏中山公子牟有“心存魏阙”之语,后世常用作表示思念朝廷的典故。 【例句】 ①岂惟长思君,日夕在魏阙。(王昌龄《次汝中寄河南陈赞府》1425)这里借以自述思念朝廷的心情...
【出典】 见“倒戟”条。 【释义】 春秋时,晋人灵辄曾回报赵盾(宣子)一饭之恩,解救赵盾于危急之中。后世用作受恩思报的典故。 【例句】 ①去去怀知己,何由报一餐。(郑愔《贬降至汝州广城驿》1109)这里用“一饭报”表示对接济自己的友人心存感激之情。②常拟报...
【出典】 《文...
【出典】 《庄子·则阳》:“惠子曰:‘夫吹管也,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唐·成玄英疏:“嗃,大声;吷,小声也。夫吹竹管,声犹高大;吹剑环,声则微...
【出典】 《晋书》卷四十一《魏舒传》:“魏舒字阳元,任城樊人也。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转相国参军,封剧阳子。……废兴大事,众人莫能断者,舒徐为筹之,多出众议之表。文帝深器重之,每朝会坐罢,目送之曰:‘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参见“相宅”条。 【释...
【出典】 《汉书》卷九十七《外戚传·薄姬传》:“汉使曹参等虏魏王豹,以其国为郡,而薄姬输织室。豹已死,汉王入织室,见薄姬,有诏内后宫,岁余不得幸……汉王四年……召欲幸之。对曰:‘昨暮梦龙据妾胸。’上曰:‘是贵征也,吾为汝成之。’遂幸,有身。岁中生文帝,...
【出典】 《汉书》卷五十《张释之传》:“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三国魏·张晏注:“不欲指言,故以取土喻也。” 【释义】 汉张释之以取汉高祖长陵一抔土指毁坏陵墓,后...
【出典】 《汉书》卷六十六《车千秋传》:“会卫太子为江充所谮败,久之,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罪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是时,上颇知太子惶恐无他意,乃大感寤……立拜千秋为大鸿胪。数月,遂代刘屈氂为丞相,封富...
【出典】 《左传·襄公四年》:“晋侯曰:‘戎狄无亲而贪,不如伐之。’魏绛曰:‘……获戎失华,无乃不可乎?’”“公曰:‘然则莫如和戎乎?’对曰:‘和戎有五利焉。’”《左传·襄公十一年》:“晋侯以乐之半赐魏绛,曰:‘子教寡人和诸戎狄,以正诸华。八年之中,九合...
【出典】 《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唐·孔颖达疏:“言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栰然,非一根苇也。”按:杭,通“航”。 【释义】 《诗经》有“一苇杭之”语,后因以“一苇”作为小舟的代称。 【例句】 ①冀愿崇朝霁,吾其一苇航...
【出典】 《北史》卷十九《献文六王传·彭城王勰传》附《元韶传》:“齐天宝元年,降爵为县公。韶性行温裕,以高氏媚,颇受时宠。能自谦退,临人有惠政,好儒学,礼致才彦,爱林泉,修第宅华而不侈。文宣帝剃韶鬓须,加以粉黛,衣妇人服以自随。曰:‘以彭城为嫔御。’讥...
【出典】 《战国策》卷十七《楚策四》:“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说之。夫人郑袖知王之说新人也,甚爱新人。衣服玩好,择其所喜而为之;宫室卧具,择其所善而为之。爱之甚于王。……郑袖知王以己为不妒也,因谓新人曰:‘王爱子美矣。虽然,恶子之鼻。子为见王,则必掩子...
【出典】 《周易·复卦》:“象曰:雷在地中……后不省方。”三国魏·王弼注:“冬至,阴之复也。”唐·孔颖达疏:“复谓反本,静为动本,冬至一阳生,是阳动用而阴复于静也。”《史记》卷二十五《律书》:“日冬至则一阴下藏,一阳上舒。” 【释义】 古人认为冬至为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