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史记》卷六十二《管晏列传》:“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
【出典】 见“鲍参军”条。 【释义】 鲍公篇,指南朝鲍照的诗篇,他的诗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感情,以《拟行路难》十八首等七言歌行为最著名。 【例句】 ①勿令毫发累,遗恨鲍公篇。(潘炎《清如玉壶冰》3056)鲍照《代白头吟》有“清如玉壶冰”之句,自喻清白。这里...
【出典】 见“嬴棺费鲍鱼”条。 【释义】 见“嬴棺费鲍鱼”条。 【例句】 欲厌东南气,翻伤掩鲍车。(李显《幸秦始皇陵》24)这里用鲍鱼掩臭密运死尸事,讥笑秦始皇得到了有伤体面的结局。...
【出典】 见“莼羹鲈脍”条。 【释义】 见“莼羹鲈脍”条。 【例句】 ①加餐共爱鲈鱼肥,醒酒仍怜甘蔗熟。(韩翃《送山阴姚丞携妓之任兼寄山阴苏少府》2728)这里借鲈鱼以切姚丞赴吴地。②秋来多见长安客,解爱鲈鱼能几人。(郎士元《送张光归吴》2792)这里借张翰...
【出典】 《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列传》:“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具备者二十人偕。平原君……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夫贤...
【出典】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论》:“暨于褫薜萝而袭朱组,去衡泌而践丹墀。” 【释义】 解薜,即褫薛萝。薜萝是古代隐士之服,脱去薜萝意味着弃隐出仕。 【例句】 解薜龙凤署,怀铅兰桂丛。(李群玉《始忝四座奏状闻荐蒙恩授官旋进歌诗延英宣赐言怀纪事呈同...
【出典】 《史记》卷一○九《李将军列传》:“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白骑走,匈奴追射我立...
【出典】 见“悬榻”条。 【释义】 见“悬榻”条。 【例句】 ①忽望题舆远,空思解榻游 (张九龄《饯王司马入计同用洲字》585)解榻意谓接待知己。诗言今后只得空思解榻同游,对王氏进京表示惜别之情。②置榻恩逾重,迎门礼自卑。(崔融《哭蒋詹事俨》767)这里借以...
【出典】 《汉书》卷八十一《匡衡传》:“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人也。父世农夫,至衡好学,家贫,庸作以供资用,尤精力过绝人。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三国魏·如淳注:“使人笑不能止也。” 【释义】 汉代学者匡衡解说《诗经》,可...
【出典】 见“锦字书”条。 【释义】 东晋.十六国时,前秦窦滔妻苏蕙,曾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给流放远方的丈夫;后因以苏蕙喻指思妇,用作咏闺思的典故。 【例句】 解织宜名蕙,能歌合姓秦。(吴融《和韩致光侍郎无题三首十四韵》其三7869)这里以苏蕙比拟女主人公,...
【出典】 《文...
【出典】 旧题汉·刘向《列仙传》卷上《江妃二女》:“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于江汉之湄,逢郑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其仆曰:‘我欲下,请其佩。’”二女“遂手解佩与交甫。交甫悦受而怀之中当心,趋去数十步,视佩,空怀无佩。顾二女,忽然不见。...
【出典】 《战国策》卷十三《齐策六》:“秦始皇尝使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知,而解此环不?’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 【释义】 战国时齐襄王卒,子建立,君王后(襄王后)摄政。秦国欺她是女子,乃遣使送玉连...
【出典】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韩信既平齐,项羽使人说信曰:“何不反汉与楚连和,三分天下王之?”“韩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
【出典】 见“开三面网”条。 【释义】 见“开三面网”条。 【例句】 ① 飞云旋碧海,解网宥青丘。(许敬宗《奉和宴中山应制》466)这里用“解网”典称颂唐太宗以仁德为怀。②涸鳞去辙还游海,幽禽释网便翔空。(骆宾王《畴昔篇》837)这里借以自述逢赦获释。③忽蒙...
【出典】 《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表现出高超的技艺。他说:“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恹恹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释义】 在《庄子》寓言中,庖丁解牛得心应手而又不伤锋刃。后...
【出典】 《后汉书》卷二十六《韦彪传》附《韦著传》:韦著屡被征辟,不应命。灵帝即位,中常侍曹节“白帝就家拜著东海相。诏书逼切,不得已,解巾之郡”。唐·李贤注:“巾,幅巾也。既服冠冕,故解幅巾。” 【释义】 古人入仕,戴冠冕,解去束发头巾;后因用“解巾”喻...
【出典】 《周易·大壮》:“九三……羝羊触藩,羸其角。”“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文...
【出典】 《左传·昭公四年》:“郑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曰:‘其父死于路,己为虿尾。以令于国,国将若之何?’”晋·杜预注:“谓子产重赋,毒害百姓。” 【释义】 虿尾即蝎尾,有毒。春秋时人用“虿尾”讽刺郑子产毒害百姓;“触虿尾”遂用来比喻受到毒害。 【例句...
【出典】 《乐府诗集》卷三十九三国魏·曹植《野田黄雀行》:“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释义】 触罗指鸟雀投于罗网,三国魏曹植诗曾用以比喻遭受厄运。后世用为典实。 【例句】 俱来海上叹烟波,君佩银鱼我触罗。(李群玉《留别马使君》6601)这里以“触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