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谷熟驿舍二首》

2023-07-24 可可诗词网-古代禅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驿后新篱接短墙,枯荷衰柳小池塘。

倦游到此忘行路,徙倚轩窗看夕阳。

一官南北鬓将华,数亩荒池净水花。

扫地开窗置书几,此生随处便为家。

这两首七绝是题在谷熟驿墙壁上的。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以及抒写的主体情志,都若隐若现地有着禅的影子。宋人的诗歌所受禅宗的影响,往往是这样似有若无,不甚明显的。

第一首侧重写了驿舍后面的景致,从而寄寓了诗人“倦游”的心境。在驿舍后面,新插的篱笆接着短墙,时至秋晚,周围是一片肃杀冷寂的景象: 夏日里鲜美的荷花、荷叶已经凋零枯萎,柳树已经衰败,小小的池塘飘满了枯黄的落叶,这里是多么静寂呵!一片静寂之中就蕴蓄着一片禅意。

“倦游到此忘行路,徙倚轩窗看夕阳。”诗人已经倦于宦游,在这驿舍周围的宁静气氛中,诗人感到一种物我的合一,忘却了自我,溶进这充满禅意的境界之中。在 “轩窗”前,他无语地徙倚着,凝望着秋天那光艳的夕阳,他的心里一片净明。两首诗中,这一首主要是描写景物,渲染静谧的氛围,而主体的情感也由此流露出来。

第二首接前一首,侧重写任运自然的洒脱心情。诗人的踪迹遍布南北,宦游四方,而今已近老境,鬓发斑白,“鬓将华”是说两鬓将花白了。“数亩荒池”就是前一首诗所说的 “小池塘”,因为人迹罕至,任其自然,所以称为“荒池”。秋天的塘水格外澄净,更加烘衬了宁静的氛围。

“扫地开窗置书几,此生随处便为家。”诗人在驿舍闲住,忘却世事忧烦,以此为家。这里表现出禅的思想方法对诗人人生态度的深刻影响。禅宗破除拘执束缚,随遇而安,心中不耿耿于忧患得失。其思想基础,在于 “佛性遍于一切有情”甚至 “遍于一切无情”。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只要自身佛性开解,那便无往而非佛了。因此,禅给人的影响是洒脱不羁的人生态度,放达自适,随遇而安,是悟禅之人的生活样态。唐代大诗人王维深契禅之 “三昧”,他的两句名诗: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便是这种态度的诗意表现。苏轼的 《定风波》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未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精神内涵上与这首诗一致。“此生随处便为家”,是映现着禅的印痕的。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