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灵岩寺》

2019-05-12 可可诗词网-古代禅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忽从平地出尘笼,亲到诸天释梵宫。

却悟冗官长役物,争如大士日谈空。

山横青壁千层合,泉迸丹崖一线通。

幽鸟静啼人外境,疏钟不堕世间风。

目无可欲猿猱伏,心绝微尘冰鉴融。

自恨无缘陪宴坐,他生愿效种松翁。

《题灵岩寺》大概是作者游泰山灵岩寺时的一首即兴之作,并有“石刻在泰山”。这是一首平淡自然的诗。这种风格是和诗人所要表现的禅理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作者着重描写他在与大自然的交往中那种长期追寻和执著之后突然得到解脱的快感,因而具有一种宁静淡远的意蕴。

本诗前四句写作者从充满世俗烦恼的尘世来到佛门圣地灵岩寺所产生的微妙的心理感受。作为冗官“长役物”的 “尘笼”生活和寺中高士 “日谈空”的洒脱形成鲜明对比,使诗人幡然醒“悟”,从而获得一种不可言状的心灵体验。在这里,作者强调了一个 “悟”字。“悟”和 “忽”连用,表现了 “悟”时的惊喜,同时也显示出这种 “悟”是通过具有个体独特性的直觉方式去获得的,从而显示出 “悟”的随意性、偶然性以及神秘性。山横青壁,泉进丹崖,幽鸟静啼,古刹钟声回荡山间,这种意境氛围淡雅,安谧、幽深。这一切都摆脱了尘间的俗气。于是,作者突然感觉到在这一瞬间似乎超越了一切时空、因果,心和时间、心和自然合而为一、异常透亮。“目无可欲猿猱伏,心绝微尘冰鉴融”便是这种感觉的写照。这里,作者化用了佛教的两个典故,“猿猱”即佛教之三猿,丁福保称: “三猿各各塞耳目口,即道书之三尸也。”(《佛学大辞典》)“冰鉴”则出自 《无量寺经》: “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在和大自然的融和之中,作者的目光明澈,心底澄净,无猿猱可伏,无微尘居心,不再知道自己的身心由何处来,现在何处,又向何处去。佛即是我,我即是佛,佛与我融合在一起,一切实在混然失去区分。这样一种异常淡远的感受,促使作者以 “自恨无缘陪宴坐,他生愿效种松翁”表明对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对不能与寺中高士常在一起而产生的痛惜。不过,最后两句这样结束,反而显得有些过于执著于外在事物去追求精神超越,从而使其最终失掉了禅心。看来,他还是没有彻底 “悟道” 呵!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