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2022-07-06 可可诗词网-名胜游记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 (766) 杜甫在夔州 (今四川奉节县) 所创作的 《咏怀古迹五首》之一。诗人借咏昭君村以抒发己怀,全诗充满吊古伤今、忧国怀乡之情。

首二句极写长江三峡雄奇壮丽的山水汇聚于昭君村周围,钟灵毓秀,因而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明妃即昭君,晋人避文帝司马昭讳,称昭君为明君,后人因亦称明妃。唐时荆门县属荆州,昭君出生地的昭君村属归州,两地均在长江三峡东部,诗中即以“荆门”代指包括昭君村在内的三峡东部地带。杜甫作此诗时所居住的夔州,正当长江三峡的西头。从这里举目东望,三峡绵延起伏的千山万壑如同赛跑一样随着滔滔长江向东飞奔而去; 诗人用一个“赴”字,把长江三峡山水变幻无穷的姿态和磅礴壮美的气势简直写活了! 在诗人看来,佳山佳水会聚之处能生长传诵千古的绝代佳人,是理所当然的。

诗的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巧妙,形象地概括了昭君一生的不幸遭遇,而笔锋则止于昭君魂归故乡,仍不脱离歌咏昭君村之主题。有关昭君出塞和亲事,《汉书》、《后汉书》皆有记载,由于这一历史事件很不一般,民间流传过程中就逐渐增入了传奇性的故事。现存敦煌文献《王昭君变文》(残本) 及东晋葛洪著 《西京杂记》等书所叙昭君故事的内容大致是这样: 汉元帝时昭君被选人宫,因后宫宫女太多,元帝命画工画出宫女图像,按画中容貌来“召幸”,于是宫女们争着贿赂画工,昭君自恃貌美,独不肯行贿,画工便把她画得丑陋,使她不能被召幸,后来匈奴要求与汉结亲,元帝即按图遣昭君嫁与匈奴单于,昭君临行辞别,美貌惊动元帝,元帝后悔莫及,遂下令杀画工毛延寿等; 昭君到匈奴后日夜思念汉朝,抑郁而死,她坟上的草色常青,被称为青冢。诗中“紫台”意同紫宫,指汉宫;“朔漠”谓北方沙漠之地,指匈奴;“省识”,犹言不识;“春风面”,形容昭君美丽的容颜;“环珮”,指昭君所佩带的玉器一类饰物。从文意的顺序上看,诗的第五句接第三句,第六句接第四句,这乃律诗的一种写作技巧,体现着句法的错综变化之美。为便于理解诗意,我们不妨把这四句诗按昭君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梳理成如下的文字: 昭君远嫁匈奴而时时心系汉朝(一去紫台连朔漠),她的悲剧的一生是由汉元帝的昏庸造成的 (画图省识春风面),她身死异域,遗恨无穷 (独留青冢向黄昏),即使她能魂返故乡,又于事何补呢 (环珮空归月夜魂)!

末联写闻琵琶声而叹息,意谓: 怪不得自古至今琵琶所奏出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曲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倾诉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啊! 相传昭君在匈奴曾谱琵琶曲以寄托思乡之悲,《乐府诗集》有题为王嫱 (昭君字) 所作的《昭君怨》以及六朝人所作的感叹昭君事迹的乐曲多首,这类乐曲当盛行于唐代。这里,杜甫明写昭君的怨恨,实际上却正是道出了他自己的一腔愤懑。

明人王嗣奭的《杜臆》一书注杜甫此诗有云:“时肃宗以少女宁国公主下嫁回纥,临别之语,闻者酸心。公 (指杜甫) 故借明妃之事以哀之。”这就透辟地揭示了此诗借咏昭君村而慨叹时事的深层内涵。据《资治通鉴》载,乾元元年 (758) 唐王朝被迫与回纥和亲,肃宗忍痛将亲生幼女宁国公主嫁给回纥年老的毗伽阙可汗,肃宗在送别公主时,公主悲咽地说:“国家事重,死且无恨。”肃宗“流涕而还”。次年,毗伽阙可汗去世,回纥要以宁国公主殉葬,公主争辩说,唐朝公主不应从回纥风俗,她因而才得免殉葬, 但她仍按回纥风俗为毗伽阙可汗剺面 (用刀划破脸) 而哭,“血泪俱流”。《资治通鉴》又载,唐肃宗曾借回纥兵平安史之乱,因肃宗欲速得长安,与回纥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到唐代宗宝应元年 (762),回纥兵入洛阳,“肆行杀略,死者万计,火累旬不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洛阳乃杜甫的故乡,就在杜甫创作此诗的当时,回纥与吐番兵仍不断侵扰着洛阳和长安一带,致使他有家难归,不知所适。所以,此诗写昭君的怨恨而融入诗人对唐王朝和亲政策的慨叹以及他自己漂泊无依的伤感,那是十分自然的事。细味全诗,我们便能够领略到诗人吊古伤今与忧国怀乡之情是完全化而为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