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穆《游伊阙记》

2019-06-19 可可诗词网-名胜游记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都穆《游伊阙记》

都穆

伊阙在洛阳西南三十里。癸酉仲冬二十九日,进士路君敬夫陪予往游。离城五里经天津桥,桥久圮,石悉为有力者取去,今易之木。二里至邵子祠,即所谓安乐窝,中为塑像,瞻拜而出。二十三里至伊阙,其得名以两岩对峙,而伊水出其间,俗又名龙门。谓两岩为禹所凿,司马温公曾辩之,以为天之所为,而禹特治之,非凿也。予考之龙门,在今山西之夏津县,乃诚禹迹。则此固非矣。上西岩,登五龙祠,沿厓行,入潜溪寺,寺皆石洞为之,盖遍岩内外,石佛大小以千万计,传昔拓跋魏胡后崇佛,命工所凿。与敬夫午酌,出寺东行石罅,时有流泉,惟稍北三泉,四时常温,名温泉。二里,渡伊水,折而东南半里,至东岩。一巨石中裂,老僧云此龙门也。昔有龙目,此而出鳞鬣之形。宛然石上,乃知世俗之说,又似非诬。盖游人往往止于西岩间,无有指示东岩者,故未尝见此。虽温公之辩,但谓非禹所凿,则其他可知矣。行六十步,有石将堕,旁留虎迹,名虎托石。又三十步, 得凤凰石, 其迹大几一尺, 五爪一距, 深入石理,与虎迹皆涉于异。有似伪为,然予观今之图凤者,惟一距三爪,未闻其爪之五,使真有伪,曷不效图之形,则又疑其真也。敬夫曰,兹游也,得识龙门辩凤爪,皆平生之所未及。愿书以裨郡乘之缺,遂书之。

伊阙在洛阳南25华里处,两山对峙,遥望好似巍峨壮观的门阙。故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叫“阙塞”。因伊水流经其间,又称“伊阙”。汉魏时“伊阙”、“龙门”两名并称。隋唐时又称“凿龙”和“禹门”,但“龙门”之名称流传更为广远。伊阙,自古时就是洛阳南边天然险豁的屏障,两岸翠柏蓊郁,柳丝风展,伊水清澈,景色优美,许多文人名士赞美吟咏龙门的美丽风光,留下了无数篇章。《游伊阙记》这篇日记体游记,虽不是流传甚广的山水佳作,但详细记录了作者一路游踪的景物、历史古迹。并对一些历史观点和自然景观进行了思考和质疑,就象一幅富有启发性的导游图。

本游记从结构上可分为三个部分。文章开始的三句为第一层,文章开篇即点明伊阙的地理位置,犹如高屋建瓴,使这一名胜古迹矗立于读者面前,与此同时记录了游览时间,“癸酉仲冬二十九日”,并记下了同游者:进士路敬夫。文字简洁,日记的基本要素已交待分明,为游历展开叙写作了准备。

第二层从“离城五里”,到“瞻拜而出”。主要写到伊阙之前沿途的风景,简略介绍了路经的天津桥和安乐窝。“离城五里经天津桥,桥久圮,石悉为有力者取去。今易之以木。”天津桥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 (605),它横跨洛河之上,有天汉津梁之气象,故名天津桥。武则天时修为石拱桥,五代和宋都曾加以修葺,但明代的作者看到的桥早已毁圮坍塌,石块也被“有力者取去”。明代刘衍祚的诗《天津晓月》也能映证这一点,“古桥余胜迹,侵晓一闲游。虹影潜何处? 蟾光静欲流。”由诗人的“虹影潜何处?”之句可见明嘉靖年间天津桥已不复存在了,都穆看到的天津桥略早于嘉靖年,但已是“古桥余胜迹”了。作者以游踪为线索,过天津桥后,“二里至邵子祠,即所谓安乐窝。中为塑像,瞻拜而出。”邵子祠即安乐窝,是北宋理学家邵雍的旧居故址。他30岁游学于洛阳,与当时许多西京名士和故吏遗老相结识,他深爱洛河两岸美丽的风光,在富弼、司马光的资助下,买下了五代节度使安审琦的故宅,筑安乐窝以居,自号安乐先生。在园中为屋三十余间,有清流竹林,石楼石洞,景色幽雅,邵雍在此安贫乐道,布衣躬耕,过着隐士式的田园生活,著书立说,终其一生。都穆在此瞻拜了邵雍的塑像,继续前行。

“二十三里至伊阙”以下,到全文结束,可视为文章的第三层,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详细记录了游览伊阙的全过程,为了阅读之便,又可分为四小部分。

第一小部分从“二十三里至伊阙”到“则此固非也”。叙述了龙门得名的由来和作者对龙门历史的考证。作者到达了伊阙,首先说明了伊阙的名称由来,“其得名以两岩对峙,而伊水流经其间。”接着便思考龙门之成因。对龙门的成因进行了历史的考证,“谓两岩为禹所凿,司马温公尝辩之,以为天之所为。而禹特治之,非凿也。”作者先列举了古人的观点,认为龙门为禹所凿,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有记载:“伊水北入伊阙,昔大禹疏之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故谓之伊阙。”这是传说龙门为大禹所凿的依据之一。作者又援引了司马光的观点,司马温公即司马光,司马光卒后谥为太师温国公。司马光认为禹在此仅仅是治理伊水,而没有凿龙门,龙门是自然形成的。作者罗列历史观点之后,得出了自己考证的结论:“予考之龙门,在今山西之夏津县,乃诚禹迹,则此固非矣。”作者认为山西夏津 (今山西省河津县) 的龙门,才是大禹治水的地方。这段文字是作者对禹迹的考证,作者探微索隐,不但介绍了历史古迹,也增长了读者的历史知识。

第三层的第二小部分从“上西岩”到“命工所凿”。着重写潜溪寺之石佛,路经五龙祠,作者顺着自己的足迹,层层而写,却写得详略有致,五龙祠之景一带而过,重点突出石佛,隐含着一种历史的感慨,这些建筑雕刻在岩石上数以千万计的石佛,相传是北魏宣武帝妃、孝明帝皇太后胡后崇佛命工所凿。就是今龙门石窟的宾阳洞,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它是北魏宣武帝元恪为孝文帝元宏和文昭皇太后做功德而营造的。北魏统治者崇佛,作者只是轻描淡写,也反映出作者宗教观念的淡漠。

第三层的第三小部分从“与敬夫午酌”到“则其他可知矣”。写作者对龙门巨石的辨识,“一巨石中裂,老僧云此龙门也。昔有龙目,此而出鳞鬣之形,宛然石上,乃知世俗之说,又似非诬。”介绍识龙门的经过,行至东岩,一位老僧说这就是龙门,过去确实有龙目,现在巨石上显现出龙身上的花纹,作者由巨石而考证出龙门这一名称的由来,经亲临目睹得出了结论,回应上文的“俗称龙门”,可见文思缜密。

第三层的第四小部分从“行六十步”至全文结束,着重写“辩凤爪”。也略写了识虎托石、凤凰石的经过,最后总结全文,概括写作目的。这部分详写的是“辩凤爪”,“予观今之图凤者,惟一距三爪,未闻其爪之五。”作者见到一距五爪之凤,感到奇怪,而所见过的图画,只有一距三爪,作者对此提出怀疑,但对这个问题,作者虽相信一距五爪有一定的真实性,但也没有做出明确的结论。最后作者总括写作目的:“识龙门辩凤爪皆平生所未及”,愿记录下来以补充地方杂史之缺。

这篇游记采用的是日记体的记实文字,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据景直书,笔无冗句,句无冗字,语言如同作者笔下的景物一样天然无饰,行文简略,结构严谨。全文线索分明,游踪清楚。每每前行,总有一个记录里程的数字,如“离城五里经天津桥”之类的句子,介绍路途和沿途的古迹和景物,使文章明晰准确,好似一幅明白如画的导游图。游记基本采用传统的“移步换形”法营构文章,记述了伊阙之游沿途的山川风物,景景相连,使人应接不暇。

行文结构严谨,但又详略有致。全文重点写作者“识龙门”、“辩凤爪”,与此有关的文字全部重点叙述,着墨较多,相对而言写得较详。但经由天津桥、邵子祠、潜溪寺,特别是五龙寺等历史古迹时,程度不同地略写。对文章的主体部分,并加以生发议论,阐名作者的观点,详谈自己平生未及的收获。

作者以严肃的治学态度对山川风物进行了考察,体现出一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精神,记录了一路游踪的所见所闻,对一些历史观点进行了探讨和质疑,对龙门“为禹所凿”、禹仅在此治水而未凿龙门等看法进行了考证,最后经耳闻目睹而认识到龙门名称之由来,是因有一块龙石的原因。澄清了把夏津龙门和洛阳龙门相混淆的历史事实。层层深入,逻辑严密,令人信服。而对于“一距五爪”的凤爪,既委婉地表示出一距五爪有一定的真实性,但由于论据不足,作者避免做出结论,由此可见作者的探索精神和治学态度。

读完全篇,或许会感到文章单调枯涩,的确文章文采略逊,是一篇“以裨郡乘之缺”的文字,是一篇记录游踪的日记。阅读此文,可以使读者窥见作者的治学方法,增加历史、地理知识。读完全文,使人感到好像是伴随着一位学识渊博而又不爱多言的导游,进行了一次富有启示性的游览和考察,伊阙之游,由此而得一种乐此不疲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