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 清·梁启超

2024-03-26 可可诗词网-国家兴亡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清·梁启超

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子。

 

瀚海飘流燕。乍归来、依依难认,旧家庭院。唯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翦。相对向、斜阳凄怨。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忍抛得,泪如线。

故巢似与人留恋。最多情、欲黏还坠,落泥片片。我自殷勤衔来补,珍重断红犹软。又生恐、重帘不卷。十二曲阑春寂寂,隔蓬山、何处窥人面?休更问,恨深浅。

〔芳俦〕当时花丛中间的伴侣。〔差(ci)池〕形容燕子起飞时毛羽参差不齐的样子。《诗经·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双翦〕指燕尾。燕尾分开,形似剪刀。〔欲诉〕句,写燕子的呢喃对语,喑喻作者悲愤之情。〔已惯司空见〕即司空见惯。〔重帘不卷〕帘是用来遮隔内外的,重帘不卷则遮隔更深。作者以此自喻被人遮隔,无从表见。〔蓬山〕即蓬莱山,古代传说中的三神山之一。

人生从根本的意义上说就是一场漂泊。“飘流燕”是对这种漂泊本相的极贴切的表达。梁启超用燕作比,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归来得迟,复去却疾,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去也终难去。

我们无须索隐此词的本事,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成梁启超对自己生命历程的总结。叶恭绰评此词说:“深心讬毫素。”(《文箧中词》)“深心”是一种感慨,正来自对自身境遇的感受。如同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世界史进化的结果(马克思语)一样,这份感受的形成是以他的全部经历为底蕴的。

这种去也终须去,去又终难去的两难情绪,正是本词的核心“情结”。诸多繁复的意象都在表达着这种矛盾惆怅的心情。

与“飘流燕”对应的当然是“故巢”家园。飘流燕是游子,家园却是慈母已亡故的颓壁残垣。留给他的只有“欲诉奇愁无可诉”的“斜阳悲怨”。口说兴亡已司空见惯,但依然“泪如线”。

“旧家庭院”虽已“依依难认”,但“故巢”终是让人留恋的。最让归来的飘流燕不忍睹的是那“欲黏还坠、落泥片片”的景象。他自然要“殷勤衔来补”,然而,却“重帘不卷”,无从表见。正象“我欲乘风归去”,又恐“高处不胜寒”的苏轼逶迤在两难之间,梁启超留恋故巢,热爱祖国,然而,国在哪里,家又在何处?不是惟见“江风秋月白”的飘逸清远,而是沉重、“十二曲阑春寂寂”的落寞惆怅、“何处窥人面”的孤单、找不到自己的空荡荡的悲凉。几乎是有家归不得,只有再作“飘流燕”。背井离乡的飘泊,这本身已经说明了全部问题,根本“无须问,恨深浅”。

飘流燕是一种简单的符号象征,而且“已惯司空见”。然而,因其在此篇中,完成了对作者身世之感的深刻表达,而显得分外凄婉、有意味,已升腾为一种生命符号。梁启超发现了它与自己的对应关系,找到了这一“异质同构”的符号,实现了对世界和人生的一次发掘和提炼。

这位变法失败、政治失意、曾“挟风雷作远游”(梁启超《太平洋遇雨》)以图重振山河的志士,却不得不做了一个无枝可依、归来复去的飘流燕,这个巨大的反差显现着一份怎样的悲凉抑郁?

在爱而不可得,奇愁无可诉的十字路口上徘徊着一只孤雁,五里一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