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里》 - 清·张维屏

2019-05-11 可可诗词网-国家兴亡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清·张维屏



三元里前声若雷, 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家室田庐须保卫, 不待鼓声群作气。

妇女齐心亦健儿, 犁锄在手皆兵器。

乡分远近旗斑烂, 什队百队沿谿山。

众夷相视忽变色, 黑旗死仗难生还!

夷兵所恃唯枪炮, 人心合处天心到。

晴空骤雨忽倾盆, 凶夷无所施其暴。

岂特火器无所施, 夷足不惯行滑泥。

下者田塍苦踯躅, 高者冈阜愁颠挤。

中有夷酋貌尤丑, 象皮作甲裹身厚。

一戈已摏长狄喉, 十日犹悬郅支首。

纷然欲遁无双翅, 歼厥渠魁真易事。

不解何由巨网开, 枯鱼竟得攸然逝。

魏绛和戎且解忧, 风人慷慨赋同仇。

如何全盛金瓯日, 却类金缯岁币谋。



〔(chong)〕刺。〔长狄喉〕长狄,中国古代北狄之一支。《左传》(鲁)文公十一年:“获长狄侨如,富父终甥摏其喉以戈,杀之。”这里借指此次战斗中被乡民用矛刺死的侵略军头目毕霞等。〔郅支首〕郅支,汉代匈奴的一个单于(匈奴对君长的称呼),汉陈汤等破康居后,割下受伤而死的郅支单于的头,车骑将军许嘉等提议将他的头“宜悬十日乃埋之。”(《汉书·陈汤传》)这里借用郅支单于事,写人民对被歼侵略军头目的痛恨。〔歼厥渠魁〕语出《尚书·胤征》。厥,其也。渠,大也。渠魁,首恶。〔枯鱼〕语出《庄子·外物》:“早索我于枯鱼之肆。”注:“枯鱼,犹干鱼也。”这里指失水之鱼,借喻陷入重围的英军。〔魏绛和戎〕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夫。当时山戎向晋国求和,魏绛力主和戎,于是晋悼公命他与诸戎订盟,保证了晋国的长远利益。(见《左传》襄公四年)。句中用此典故作反喻。〔风人〕即诗人,相传古代太史陈诗以观民风,后因称诗人为风人。〔金瓯〕瓯,小盆。金瓯,比喻国家巩固完整。语出《南史·朱异传》,其中南朝齐武帝语:“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 〔金缯岁币〕缯,丝织品的总称。岁币,指北宋每年输送大批银绢给辽、金、西夏侵略者,作为求和妥协的代价。这里借以指斥奕山与英侵略军订立屈辱和约。答应给英方赎城费六百万元。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五月,英国侵略军占领三元里附近的方园两炮台,进逼广州城,清军统帅奕山等贪生怕死,战败投降,与英军订约议和。英军虽未进广州城,却在广州附近大肆骚扰抢劫,迅速激起人民义愤。三十日晨,三元里附近一百余乡人民自动组织起来,与英军在三元里附近展开殊死决战,给侵略者以重创。三十一日,更多乡民又把残敌困守的四方炮台团团围住,英军向广州官府求救,奕山赶紧派知府余保纯等出城,以欺骗威胁方式,为侵略军解了围,英军才得以仓皇逃出。这首诗作于事后不久,盛赞民众抗敌保家卫国义举,痛斥投降派妥协求和罪行。

全诗三十二句,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十句,描写参战乡民声势浩大。开头两句,诗人就以雄健之笔把万民集结三元里的浩大声势大笔勾勒出来:杀声震天,犹如雷鸣,“千众万众”,四面拥来。以“声若雷”作渲染,把广大乡民闻声而动、同仇敌忾的情态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给人以如见如闻之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将读者自然引入那风雷激荡的岁月。万民“同时来”抗敌画面的推出,给人留下悬念。继而,诗人笔势顿转,以参战乡民的口气,脱口道出:“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这便交待了这次斗争的起因,暗示出乡民不堪外敌欺辱,为保卫“家室田庐”,才纷纷前来参战的。诗人此处讲乡民“因义”而来,明显的是指爱国大“义”,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这民族大“义”的感召下,面对敌人侵略,凡有血气的中国人都会“因义生愤愤生勇”起而抗战,士气不须战鼓来振作,照样能齐心“合力”“群作气”,任何“强徒”都能“摧”! 这四句诗理直气壮,言简意明,铿锵有力! 下面,才转而正面描写男女老幼踊跃参战的壮举,使“千众万众同时来”的动人场面再现:在各方面前来的队伍中,连不出远门的农家妇女也勇如健儿,手握犁锄作兵器,加入战斗队列。再远望,十队百队的乡民正高举武器与各色乡旗,从四面八方沿溪傍山浩浩荡荡而来。这样壮观场面的细描,真切感人,使人如身临其境。有如此“合力”歼敌、英勇顽强的“千众万众”,何愁不能击败侵略者?这便为下面叙述英军的惨败设下伏笔。

第二段,共十六句,描写英军陷入重围,终遭惨败的经过。拥有洋枪洋炮,有恃无恐的侵略军,目睹四方百姓,纷纷拥来,天怒人怨,群情激愤,面色忽变,慌了手脚。尤其是七星黑旗队的到来,更使他们心惊胆战,自忖无生还之理。作者曾于此句上自注曰:“夷打死仗则用黑旗,适有执神庙七星旗者,夷惊曰:‘打死仗者至矣!’。”这便把侵略军色厉内荏的虚弱本质一笔刻画了出来。当然,侵略者依靠他们有先进的枪炮得以横行一时,但是,诗人认为,他们最怕“人心合处”。因为他们侵略成性,早已丧失道义,在民众齐心合力抗暴面前,理亏丧胆是必然的。接着,诗人以含而不露带着风趣的语气说,你看,老天都被乡民的爱国激情感动了,也加以护佑显灵,正当我乡民围歼侵略军处于高潮时,只见“晴空骤雨忽倾盆,凶夷无所行其暴”。一场大雨的帮忙,把侵略军先进的枪炮淋哑了,他们的凶残无法横行了,这不正是“天心到”么? 这里好似带有天人感应的迷信色彩,事实上,当时的确下了一场及时雷雨。这种描述充分反映了诗人对侵略者的刻骨之恨。侵略者既然失去了他的优势,在大雨滂沱的田间岗坡,只见脚穿皮鞋的侵略者在田地里被湿泥沾得寸步难行,一部分只能在田埂上徘徊。在高坡上的为争挤退路而纷纷滑坠下来。正当侵略军乱作一团之时,一个长相极为丑陋的小头目,被一乡民用长矛刺中喉咙应声倒地。诗人在此借用“长狄喉”、“郅支首”的典故,揭示了侵略者必然灭亡的可耻下场。以这一痛刺侵略军头目干得干净利落为事例,进而断定:“纷然欲遁无双翅,歼厥渠魁真易事。”这就是说,身陷重围的侵略军此时插翅也难飞了,歼灭他们的大头领将更非难事了! 这两句充满自信力的话语,并非诗人在作主观臆断,而是他坚信组织起来的中国人民力量是无敌的。这一段,是全诗的主干部分,诗人用轻松活泼的笔调,把侵略者外强中干的丑态一一述出,形象逼真。

第三段,共六句,揭露与讽刺清朝投降叛卖的行径。诗人本来对斗争的前途非常乐观,坚信“纷然欲遁无双翅,歼厥渠魁真易事”。岂料,现实并未给这场斗争带来辉煌的结局,以“不解何由巨网开,枯鱼竟得攸然逝”为承接,暗暗揭露了清王朝投降派的叛卖行径,来引发人们去深思、去追究。在这里,诗人虽未正面指斥清王朝的出卖民族利益,但由“攸然逝”、“解忧”、“金缯岁币谋”盖可窥见。如此写,婉而多讽,绵中藏针,使揭露显得更深刻,更让人痛心疾首,从而使我们对清朝投降派的包庇纵敌的可耻行径更增添愤懑之情!接下去说,今天误国臣子(暗指奕山等)又重演春秋时晋国魏绛和戎订盟的故伎,说到底,只能暂且解忧。从长远看,则后患无穷!作为辞官隐退乡居的诗人,决不和这些害民误国的当权者同流合污,而要慷慨地拿起笔,去写歌颂人民同仇敌忾奋起抗敌的英勇事迹。诗人如此表白心迹,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最后,诗人发出强烈的质问:看看当今号称国家强盛固若“金瓯”的统治者,为何偏要采取类乎北宋那样输款求和的下策呢?这一质问,发自诗人肺腑,把对清廷统治集团中的投降派的愤懑之情完全倾注了出来。全段感情真切,含义深刻。大有掩卷之后,让人心潮依然澎湃不已之感。

全诗描写淋漓酣畅,字里行间,浸透着诗人鲜明的爱憎感情。全篇押韵不拘一格,错落有致,使诗意随韵而波浪起伏,层层推进。总之,整个诗的意境自然质直,情意真率,不失为一篇好的实境纪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