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 (宋)苏轼

2024-11-17 可可诗词网-自然景观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嘉祐中,翰林学士承旨邓公圣求为武昌令,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轼谪居黄冈,与武昌相望,亦常往来溪山间。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试馆职,与圣求会宿玉堂,偶话旧事。圣求尝作《元次山窪尊铭》刻之岩石,因为此诗,请圣求同赋,当以遗邑人使刻之铭侧
        


        春江渌涨葡萄醅,武昌宫柳知谁栽?
        忆从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
        西山一上十五里, 风驾两飞崔嵬
        同游困卧九曲岭,褰衣独到吴王台
        中原北望在何许? 但见落日低黄埃
        归来解剑亭前路(11),苍崖半入云涛堆。
        浪翁醉处今尚在(12),石臼抔饮无樽罍(13)
        尔来古意谁复嗣(14)? 公有妙语留山隈(15)
        至今好事除草棘(16),常恐野火烧苍苔。
        当时相望不可见(17),玉堂正对金銮开。
        岂知白首同夜直(18),卧看椽烛高花催(19)
        江边晓梦忽惊断,铜环玉锁鸣春雷。
        山人帐空猿鹤怨(20),江湖水生鸿雁来。
        请公作诗寄父老,往和万壑松风哀。


        ①此诗作于元祐元年,诗人对武昌西山的景物进行回顾性的描写。诗前自序又说明了此诗写作的缘起。诗成之后,有三十余人唱和,作者又作《西山诗和者三十余人,再用前韵为谢》。②邓圣求: 原名润甫字温伯,建昌人,后以字为名,改字圣求。③玉堂: 翰林学士院的正厅。④邑人: 指王齐愈,字文甫。⑤渌(lù):清澈。醅(pēi): 没有过滤的酒。⑥樊口:地名,在湖北鄂城县西。⑦崔嵬: 巍峨高大的样子。⑧九曲岭: 在西山南岭,山路九折,故名。其上有九曲亭。⑨褰(qiān)衣: 提起衣服来。吴王台: 又称吴王岘,在九曲岭下,因吴王孙权而得名。⑩黄埃: 黄色的尘埃。(11)解剑亭: 传为伍子胥渡江之处,久废。(12)浪翁: 指元结。其《自释》云:“后家瀼滨,乃自称浪士。”(13)抔(póu)饮: 以双手捧之而饮。樽罍: 喝酒用的器皿。元结退居武昌樊水边郎亭山下时,曾作《抔樽铭》:“时俗浇狡,日益伪薄。谁能抔饮,其守淳朴?”(14)嗣: 继承。(15)妙语: 指元结的铭文。山隈:山之弯曲处。(16)好事: 爱管闲事的人。(17)“当时”两句: 前面是回忆昔日之游,以下叙写今日会宿翰林院的情景。(18)夜直: 在官署内值夜班。(19)椽烛:象屋椽一样粗的蜡烛。(20)“山人”句: 指隐士已逝。用齐·孔稚圭《北山移文》句:“蕙帐空兮夜鹄怨,山人去今晓猨惊。”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