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2022-05-29 可可诗词网-伤感哀愁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句】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出处】唐·杜甫《阁夜》。
 
【意思】唉!我漂泊西南,与朝廷关系疏远,亲朋好友也久断音讯,只好任其冷漠寂寥。
 
 
       卧龙: 指诸葛亮。跃马: 指公孙述。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此用晋左思 《蜀都赋》 “公孙跃马而称帝”意。 诸葛亮、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句意: 诸葛亮和公孙述最终都被黄土所埋,想到古今贤愚同归于尽,而对自己遭遇的不幸与远地音讯的寂寥无闻,也就不介意了。
 
 
        清毛先舒 《诗辨坻》 卷三: “杜诗 ‘卧龙跃马终黄土’,‘跃马’ 为公孙述,盖用 《蜀都赋》 ‘公孙跃马而称帝’ 语。” 清仇兆鳌 《杜诗详注》 卷一八 “末则援古人以自解也。……思及千古贤愚,同归于尽,则目前人事,远地音书,亦漫付之寂寥而已。”
 
 
【全诗】
 
《阁夜》
.[唐].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背景】
 
杜甫离开成都草堂,沿江南下,大历元年到达夔州。这首诗就是杜甫在江边阁楼上有感而作。当时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诗人的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等都先后死去。这首诗感时忆旧,表现诗人沉重的心情。
 
 
【注释】
 
1.岁暮:指阴历年终。阴阳:指日、月。催短景:言冬末白天特别短,故云:“短景”;因白天很快过去,故云:“催短景”。景:即“影”,指日光、光阴。霁(音ji):雨雪停止,天气放晴。寒宵:寒夜。
2.五更:汉魏以来,自昏至晓,一夜分为五刻,或称五鼓、五更。三峡:即瞿塘峡(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巫峡(在四川巫山县东)、西陵峡(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这里以瞿塘峡代三峡。星河:指倒映在河水中的星影。
3.野哭:野外的哭声。战伐:指蜀中爆发的崔旰之乱。当时尚未平息。夷歌:夔州少数民族的山歌。
4.卧龙:指诸葛亮。《三国志·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刘备)曰:‘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指刘备)宜枉驾顾之。’”跃马:指公孙述。字子阳,汉扶风人,王莽时为导江卒正。更始帝立,他乘时局动乱,割据蜀中,自称白帝。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终黄土:终竟都变成一堆黄土。指他们都早已死了。唐时,夔州有白帝祠、孔明庙。人事:此指杜甫自己与朝廷的冷淡关系。音书:指亲朋消息。漫:听任。
 
 
 
【鉴赏】
 
    首联点明时间。先点明光阴荏苒、岁月逼人,然后写沦落天涯,静夜难捱。颔联写诗人深夜难眠中的所闻所见,先写鼓角,从侧面烘托夔州一带面临战争威胁,并不太平。后写星影在三峡摇曳不定,既写出了作者深夜难眠,也是暗喻时局动荡不安。颈联写拂晓前所闻,通过“野哭”表现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通过“夷歌”又表明作者所处的环境,点明诗人漂泊在外的境遇。尾联直接抒发作者激愤之情:像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不论贤愚都同归于尽,我眼前这点寂寥孤独,又算得了什么呢?充分反映出诗人感情上的矛盾与苦恼。
 
    这首诗气象雄浑,音节铿锵,笔力遒劲,声调悲壮,是七律中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