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

2024-11-30 可可诗词网-探索诗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好的名誉是永远找不开的钞票,
        坏的名声是永远挣不脱的枷锁;
        如果事实真是这样的话,
        我情愿在单调的海洋上终生漂泊。
        
        哪儿去寻找结实的舢舨?
        我只有在街头四处流落,
        只希望敲到朋友的门前,
        能得到一点菲薄的施舍。
        
        我的一生是辗转飘零的枯叶,
        我的未来是抽不出锋芒的青稞;
        如果命运真是这样的话,
        我情愿为野生的荆棘放声高歌。
        
        哪怕荆棘刺破我的心,
        火一样的血浆火一样地燃烧着,
        挣扎着爬进那喧闹的江河,
        人死了,精神永远不沉默!

        这首诗写在一九六七年,当时的历史语境似乎不必再多说了。这里,有先觉者的骄傲,也有先觉者的孤寂,这是痛苦的心灵运行曲线,是在那严寒的岁月里不曾泯灭的人性的火种。
        开头两句是对当时现实的高度概括,一正一反,说明了那时大部分人糊里糊涂随波逐流而没有反省的生存态度。“好的名誉”徒有其好,不得“使用”,而“坏的名声”又是永难挣脱的枷锁,不得卸掉。所以,只能不偏不倚随波逐流了——这正是中国人缺乏精神历史和独立品格的表现。但诗人不以为然,与其在这里混世,“我情愿在单调的海洋上终生漂泊”。只是在漂泊中能得到朋友的理解就足以自慰了。
        接下来诗人正面抒发了他的自信和理想。先写如果“我”的一生是枯叶和抽不出锋芒的青稞,“我”情愿为旷野中不屈的荆棘而歌唱。这里,荆棘成了不屈的灵魂的象征,它面对酷厉的生存环境,勇敢地四面刺出自卫的剑。然而,为了灵魂的不屈和理想的纯洁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特别是在那专制的岁月里。即使这样,诗人也没有畏缩、没有回顾,他朗声唱道: “哪怕荆棘刺破我的心,/火一样的血浆火一样地燃烧着,/挣扎着爬进那喧闹的江河,/人死了,精神永远不沉默!”这就是说,如果鲜血不能在脉管里自由地奔流,就让它流出,流遍土地(江河) !
        这首诗悲郁苍凉,但又不乏昂奋警拔之气。这仿佛是“秋风秋雨愁杀人”的情思在现代的延伸,内中饱含了中华民族“韧”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今天是格外有意义的。
今日更新
  • [2019-05-15]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