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8 可可诗词网-《诗经》翻译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
        俟我于著乎而。
        充耳以素乎而,
        尚之以琼华乎而。
        (著、素、华,鱼部。)
        俟我于庭乎而。
        充耳以青乎而,
        尚之以琼莹乎而。
        (庭、青、莹,耕部。)
        俟我于堂乎而。
        充耳以黄乎而,
        尚之以琼英乎而。
        (堂、黄、英,阳部。)
        〔译文〕
        新郎等我屏风前,帽儿两边垂着白丝线,还有亮晶晶的红玉。
        新郎等我院中央,帽儿两边垂着青丝线,还有亮晶晶的红玉。
        新郎在厅堂里等候我,帽儿两 边垂着黄丝线,还有美玉闪闪真漂 亮。
        〔评介〕
        《著》三章,章三句。关于这首诗的主旨,《诗序》说:“著,刺时也。 时不亲迎也。”后人多从此说,宋人 吕祖谦说旧式婚礼: “婿往妇家亲 迎。时齐俗不亲迎,故女至婿门始见其俟己也。”朱熹在《诗集传》亦从 此说。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则以为 “此本亲迎,必欲反之以为刺,何 居?”他反驳吕祖谦说:“安见此著与 庭堂为婿家而非女家乎?”并以《郑 风·丰》为例说“解者皆以为女家, 又何居?”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 说:“愚窃谓为不然,著、庭、堂,女 家固有,但观其三俟我于著、于庭、 于堂,以次而渐进,至于内室,则其 为男家之著、庭、堂,非女家之著、 庭、堂可知矣。至于《丰》诗之‘俟 堂’,又当别论,不可以此章例也。” 方还说:“礼贵亲迎而齐俗反之,故 可刺。否则,此诗直当删也,又何存 耶?”从全诗文意来看,这是一首描 写贵族女子盼望其夫婿前来亲迎之 诗。还是黄典诚先生说得对:“姑娘 出嫁当儿看到新郎前来迎亲,一时 心忙意乱不知如何是好,就唱出这 篇 ‘如何’ ‘如何’ 又 ‘如何’ 的诗 篇。”至于夫婿迎新娘是在男家还是 去女家,方玉润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严粲也说:“礼,惟天子不亲迎,诸 侯以下皆行之。此诗言卿大夫士之 事,举其中以明上下也。”
        关于这首诗各章的内容,毛以 为首章言士亲迎,二章言卿大夫亲 迎,卒章言人君亲迎,俱是受女于 堂,出而至庭至著,各举其一以相互 见。郑以为三章共述人臣亲迎之礼。 吴闿生说:“毛以首章言士,二章言 卿大夫,卒章言人君,其说迂曲。”毛 说的确“迂曲”,还是郑说为好,三 章共述亲迎之礼。先说“俟我著”,次 说“俟我于庭”,后说“俟我于堂”, 正反映了当时的婚礼仪式。出嫁女 子希望见到她的丈夫亲自迎接,可 是齐俗不去女家亲迎,男方在自家 迎接。从大门到庭院,由庭院最后达 厅堂,丈夫一直把新娘迎到屋里。这 种渐入渐深的描写,不仅反映了迎 亲的真实情景和当时社会风俗,也 形象地描绘了新娘的心理变化。究 竟用白丝线、青丝线来系着耳坠,还 是用黄丝线来系着耳坠?在耳坠上 加上宝石以后会显得怎样呢? 由于 新娘特别高兴、激动,心里也觉得忙 乱,不知如何是好。字里行间包含着 内心的满足和对其丈夫的厚爱。有 人说各章的第三句是对丈夫的夸 赞,未免牵强。
        这首诗也是用赋体来描绘新郎 在自家亲迎新娘的情景。各章都是 以六、六、七言的句式组成,意思连 贯,层次清楚。每章只用 “著”、 “庭”、“堂”三字来写地点的变化,又 用“素”、“青”、“黄”三色来写系耳 坠丝绳的不同颜色,最后又以“华”、 “莹”、“英”三种美玉来写新娘打扮 之美。每章只移三字,但并不显得重 复,我们读来反觉得多变且不呆板, 使全诗余音摇曳,别具神态,意境大 开,仿佛把读者也带进新婚仪式的 现场。
        关于“琼华、琼莹、琼英”的理 解,姚际恒说:琼,赤玉,贵者用之。 华、莹、英,取协韵以赞其玉之色泽 也。《毛传》则分“琼华”、“琼莹”、 “琼英”为三种物,又以“琼华”为 玉,“琼莹”、“琼英”为石似玉,又 以之分君卿大夫士。方玉润认为《毛 传》的理解不仅“可笑”,也很荒谬。 方还认为:“《集传》本之,皆以三 者为石似玉,亦不可解。”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