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陵關北愁愛子,豫章天南隔老妻。”詩句出處:《萬憤詞投魏郎中》;是唐朝詩人李白的作品。
海水渤潏,人罹鯨鯢。蓊胡沙而四塞,始滔天於燕齊。 何六龍之浩蕩,遷白日於秦西。九土星分,嗷嗷棲棲。 南冠君子,呼天而啼。戀高堂而掩泣,淚血地而成泥。 獄戶春而不草,獨幽怨而沉迷。兄九江兮弟三峽, 悲羽化之難齊。穆陵關北愁愛子,豫章天南隔老妻。 一門骨肉散百草,遇難不復相提攜。樹榛拔桂, 囚鸞寵雞。舜昔授禹,伯成耕犁。德自此衰,吾將安棲。 好我者恤我,不好我者何忍臨危而相擠。子胥鴟夷, 彭越醢醯。自古豪烈,胡為此繄。蒼蒼之天,高乎視低。 如其聽卑,脫我牢狴。儻辨美玉,君收白珪。 |
【註釋】:
穆:
①和暢;美好。《詩經·大雅·烝民》:“穆如清風。”②恭敬;肅敬。《尚書·金縢》:“我其為王穆卜。”( 卜:占卜。)③和睦;和好。陸機《漢高祖功臣頌》:“上穆下親。”④古代宗廟及祖先神位排列的位次。始祖居中,二、四、六代居左,稱昭,三、五、七代居右,稱穆。後世也以昭穆代指左右。《禮記·中庸》:“宗廟之禮,所以序昭穆也。”⑤深遠,幽微。屈原《九章·悲回風》:“穆眇眇之無垠兮。”[穆穆]1. 端莊恭敬。《詩經·周頌·雍》:“天子穆穆。”2. 美好;和美。《古詩八首》之八:“穆穆清風至。”陵:
①大土山。《詩經·小雅·天保》:“如山如皋,如岡如陵。”②越過;逾越。《禮記·檀弓上》:“喪事雖遽不陵節。”(遽:匆忙。節:規矩。)《後漢書·馮衍傳》:“不求茍得,常有陵雲之志。”③升;登。郭璞《遊仙詩十四首》之一:“臨源挹(yì)清波,陵岡掇(duō)丹荑。”(挹:舀取。掇:拾取。丹荑:草的紅色嫩芽。)④乘;凌駕。《淮南子·原道》:“乘雲陵霄。”曹植《洛神賦》:“陵波微步。”⑤欺凌;侵犯。《管子·治國》:“民貧則危鄉輕傢,危鄉輕傢則敢陵上犯禁。”(危:危害。)⑥磨礪。《荀子·君道》:“兵刃不待陵而勁。”(勁:堅強有力。)⑦帝王陵墓。《國語·齊語》:“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為之終。”[陵夷]衰微。《漢書·成帝紀》:“帝王之道,日以陵夷。”關:
①門閂,橫插在門後使門推不開的棍子。《左傳·襄公二十三年》:“犯門斬關。”②閉;關閉。陶潛《歸去來兮辭》:“門雖設而常關。”③出入口。崔顥《黃鶴樓》:“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④要塞;關口。《周禮·地官·司關》:“凡四方之賓客敂關,則為之告。”(敂kòu:到。)⑤關卡;流通的貨物納稅的地方。《國語·晉語四》:“輕關易道,通商寬農。”⑥機器的發動處。《後漢書 · 張衡傳》:“復造候風地動儀……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都柱:能擺動的小柱。)也指事物的關鍵。韓愈《題炭谷湫(jiǎo)祠堂》:“不知誰為助,若執造化關。”(造化:自然界。)⑦人體的某些部位稱關。《素問·骨空論》:“膕上為關。”(膕guó:膝蓋後腿彎處。)此指關節。《難經·十八難》:“脈有三部九候……三部者,寸、關、尺也。”這裡指中醫切脈部位名。⑧牽涉;關涉。《聊齋志異·促織》:“故天子一跬(guǐ)步,皆關民命,不可忽也。”(跬步:半步。即一舉步。)⑨古時一種文書,多用於平行官府間的往來。劉勰《文心雕龍·書記》:“百官詢事,則有關、刺、解、牒。”⑩通“貫(guàn)”。貫通。《史記·儒林列傳》:“冠雖敝,必加於首;履雖新,必關於足。”(11)通“彎(wān)”。拉滿弓。《孟子·告子下》:“越人關弓而射之。”[關關]擬聲詞。形容鳥叫聲。《詩經·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雎鳩:水鳥名。)[關節]1.骨端銜接處。《後漢書·華佗傳》:“引挽腰體動諸關節,以求難老。”2.暗中行賄勾通。《宋史· 包拯傳》:“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北:
①方位名。北方。《詩經·邶風·北門》:“出自北門,憂心殷殷。”(殷殷:憂傷的樣子。)②軍隊戰敗退卻;敗逃。《孫子兵法·軍爭》:“佯北勿從。”(敵人假裝逃跑,不能追趕。)愁:
①憂愁;憂慮。李白《秋浦歌·十五》:“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辛棄疾《菩薩蠻》:“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②形容淒涼慘淡的景象。謝惠連《雪賦》:“寒風積,愁雲繁。”辛棄疾《鷓鴣天·賦牡丹》:“愁紅慘綠今宵看,恰似吳宮教陣圖。”愛:
①親愛;喜歡;喜愛。《戰國策·趙策四》:“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②心愛之物。《聊齋志異·石清虛》:“叟乃曰:‘石果君傢者耶,仆傢者耶?’答曰:‘誠屬君傢,但求割愛耳。’”③男女間有情有愛。蘇武《留別妻》:“結發為夫婦,恩愛兩不移。”④愛惜;憐惜;愛護。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傢》:“吳廣素愛人。”⑤吝嗇;貪戀。《老子》:“甚愛必大費。”⑥對別人女兒的尊稱。裴同良《清和郡夫人張氏墓志》:“夫人張氏,府君賈秀曾孫,遊擊休利之愛。”(府君:古稱太守或對一般人的尊稱。遊擊:武官名。)⑦通“薆”。隱蔽。《禮記·禮運》:“故天不愛其道,地不愛其寶,人不愛其情。”子:
①孩子,兼指男女。《詩經·豳風· 七月》:“同我婦子,饁彼南畝。”(饁yè:送飯。南畝:指田地。)②兒子或女兒。《戰國策·趙策四》:“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此指兒子。《韓非子·說林上》:“衛人嫁其子。”此指女兒。③人的通稱,或指男;或指女。《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招招舟子,人涉印否?”(涉:過河。印āng:我。)《周南·桃夭》:“之子於歸,宜其室傢。”(之:此。歸:出嫁。)④尊稱,多指男子。《詩經·衛風·氓》:“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匪:非。愆qiān:錯,誤。)⑤動物的卵或幼小的動物。《詩經·小雅·小宛》:“螟嶺有子,蜾蠃負之。”(螟蛉mínglíng:一種吃禾心的害蟲。蜾蠃guǒluǒ:細腰蜂。)《後漢書·班超傳》:“不入虎穴,不得虎子。”⑥植物的果實或種子。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李紳《憫農》之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⑦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⑧地支的第一位,常與天幹相配以紀日、紀年。《春秋 · 桓公十八年》:“夏四月丙子,公薨於齊。”韓愈《息國夫人墓志銘》:“元和七年甲子,日南至,以疾卒。”(元和:唐憲宗年號。日南至:指夏至。)又指十二時辰之一,即子時,自夜十一時至次日晨一時。⑨利息。《史記·貨殖列傳》:“子貸金錢千貫。”豫:
①安樂;快樂。《尚書·太甲中》:“無時豫怠。”(時:有時。怠:怠惰。)②和悅;愉快。《孟子·公孫醜下》:“夫子若有不豫色然。”(若:好像。然:……的樣子。)③出遊。特指帝王秋日出巡。《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不豫,吾何以助?”《晏子春秋·內篇問下一》:“春省(xǐng)耕而補不足者謂之遊,秋省實而助不給者謂之豫。”(省:察看。實:收成。不給:不足。)④預備;事先準備。《禮記·中庸》:“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荀子·大略》:“豫則禍不生。”⑤通“與(與yù)”。參與。鐘會《檄蜀文》:“(唐)咨豫聞國事。”(咨:人名。)《後漢書·東夷列傳》:“及楚靈會申,亦來豫盟。”章:
①明顯;顯著。屈原《離騷》:“芳菲菲其彌章。”(彌:更加。)②表彰;表揚。《商君書·說民》:“章蓋則過匿。”③印章;圖章。魏學洢《核舟記》:“又用篆章一。”④音樂的一曲。《史記·呂後本紀》:“王乃為歌詩四章,令樂人歌之。”⑤詩文或詩文的一段。《三國志·魏書·陳思王植傳》:“下筆成章。”⑥條目。⑦規章。《詩經·大雅·假樂》:“不愆不忘,率由舊章。”⑧規則;條理。韓愈《送孟東野序》:“其為言也,亂雜而無章。”⑨奏章。臣子上給皇帝的書信。《文心雕龍·章表》:“章以謝恩。”⑩花紋;文彩。《後漢書·孝仁董皇後紀》:“輿服有章。”[章甫]一種禮帽。《論語·先進》:“端章甫,願為小相焉。”(端:禮服。相:司儀。)[章章]鮮明貌。《荀子·法行》:“雖有珉(mín)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珉:美石。雕雕:鮮明。)天:
①人的頭部。《呂氏春秋·論人》:“適耳目,節嗜欲,釋智謀,去巧故……若此,則無以害其天矣。”(釋:去除。巧故:偽詐。)②天空。王充《論衡·談天》:“察當今天去地甚高,古天與今無異。”《敕勒歌》:“天似穹(qióng)廬,籠蓋四野。”(穹廬:氈帳。)③在額上刺字的刑罰。《周易· 睽》:“其人天且劓。”(劓:割掉鼻子的刑罰。)④天氣;氣候。《呂氏春秋·季春》:“行秋令,則天多沉陰。”⑤自然界。《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⑥自然形成的。《莊子·養生主》:“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⑦上帝;自然界的主宰。《春秋繁露 ·郊祭》:“天者,百神之大君也。”⑧天命;天意。《左傳·成公十六年》:“國之存亡,天也。”⑨依憑;依靠者。《儀禮· 喪服》:“夫者,妻之天也。”隔:
①阻開;隔離。《戰國策·趙策二》:“秦無韓魏之隔。”②間隔;距離。杜甫《奉待嚴大夫》:“不知旌節隔年回。”李白《江行寄遠》:“疾風吹片帆,日暮千裡隔。”③隔閡。李白《君馬黃》:“馬色雖不同,人心本無隔。”④通“膈”。隔膜,腹腔和胸腔之內的肌肉膜。《管子·水地》:“脾生隔,肺生骨。”⑤格子。周邦彥《六醜》:“多情是誰追惜,但蜂媒蝶使,時叩窗隔。”老:
①年歲大。《詩經·邶風·擊鼓》:“與子偕老。”(偕:一同。)《老子》第十八章:“民至老死不相往來。”②衰老。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廉頗老矣,尚能飯否?”③老年人。《戰國策·齊策》:“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特用於對資深長者的敬稱。《詩經·小雅·十月之交》:“不憖遺一老。”(憖yìn:願)④老死;終老。死的諱稱。張溥《五人墓碑記》:“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於戶牖之下。”⑤敬老,養老。《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⑥熟練,有經驗。歐陽修《為君難論》:“其父奢,趙之名將,老用於兵者也。”⑦對公卿大夫的總稱。《左傳·昭公十三年》:“天子之老,請帥王賦。”也指大夫的傢臣《論語·憲問》:“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孟公綽:魯大夫。趙魏:都是晉國的世卿。)⑧告老;年老退休。《左傳·襄公三年》:“祁奚請老。”(祁奚:晉大夫。)⑨年久的;歷時久遠的。原來的(與“新”相對)。方苞《獄中雜記》:“而獄中為老監者四,監五室。”⑩陳舊的。歸有光《項脊軒志》:“百年老屋,塵泥滲漉。”(11)前綴。用於稱人、排列次序和某些動植物名。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妻:
(一)妻子。《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吳起取齊女為妻。” (二)qì ①以女嫁人。《論語·公冶長》:“以其子妻之。”又:“以其兄之子妻之。”(子:女兒。)②娶女子為妻。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他一心待嫁我,我一心待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