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的合奏舞

        又称伊给舞,是柬埔寨的一种民间舞蹈,盛行湄公河流域。合奏舞源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和马来西亚。约在公元九世纪,屠耶跋摩二世国王从爪哇回归祖国,打败爪哇占领者,夺回王位时期传入柬埔寨。合奏舞配有直径为40—60厘米单面大鼓和直径为15—20厘米单面小鼓伴奏。大型合奏舞多达10—12面鼓,小型舞也配有2—4面鼓。出场人物均带有面具,其中有国王、少女、神仙、魔鬼、道士、猎人、小丑、普通人等。舞蹈开始之前,男女演员跪坐在幕布后面,鼓师击鼓三次,前奏曲唱三遍,这时有小演员分别从舞台两侧出场,慢慢向舞台中央靠近,最后面向观众,此时舞蹈正式开始。合奏舞曲和舞蹈动作有严格的规定。前奏曲叫“快板”,结束曲叫“响板”。舞蹈动作随快板节奏跳。常为舞蹈配乐的乐曲共有十首。四首为开幕时演奏,六首为舞蹈伴奏。其中有:“蛇舞曲”、“太阳曲”、“暮日曲”等。舞蹈题材都与宗教和信仰有关,大多表现人们把消灾免祸,争取胜利,获得好收成和幸福的希望寄托于天空、星辰、大地和各种抽象物的故事。一般在喜庆节日或农闲时,一个村或几个村的村民集中在一起跳合奏舞。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6-21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wenhua/minsu/190609.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