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古代寓言

        印度民间文学的一种。指产生和流传于印度古代的带有寓意性的口头故事。它以形象性的散文叙事形式,通过巧妙的构思,构成寓意深刻的故事,启迪人们的思想和智慧,讽刺不良社会现象。印度寓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带有幽默性和哲理性,常被宗教所用,并通过宗教经典保存下来。在世界寓言中占有重要位置。印度古代寓言出现很早,在公元前15世纪前后写成的《梨俱吠陀》中已有了记载。印度寓言的高度发展,即它的黄金时代,大约是在公元前的几个世纪里,当时,流行于民间的寓言,或被收集整理,编成专集,或被改造修改,杂入经典。《五卷书》、《益世嘉言集》、《百喻经》等等,就属这类。印度古代寓言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先秦的书籍里有不少从印度传来的寓言。秦汉时,社会上盛行神仙。从东汉起,不少佛经被译成汉文,晋以后越译越多,佛经中有许多寓言故事。到了六朝时代,由于原来就流行神仙传说,加上从印度传来的说佛谈鬼的风气,于是出现了鬼神志怪之类的书籍。后来内容范围逐渐扩大,又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发展成为唐朝的传奇小说。唐代的另一种新文体是“变文”,它是诗歌和散文相结合的形式,是一种通俗而生动的文体。它最初专门讲佛经里的故事,以后才增加了新的内容。到后来“变文”又影响了宋代的话本,就是所说的故事书。印度寓言对中国的影响,伴随佛教俱来的还有天文、语言、音乐、音韵、舞蹈、绘画、建筑、医学、哲学等等。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2-06-21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wenhua/minsu/192567.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